-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椎动脉型与交感型:表现头痛、眩晕、耳鸣、眼花等交感神经症状,且与颈椎活动有关,曾有体位性猝倒;旋颈试验阳性;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失稳、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狭窄。 脊髓型:临床表现下肢发紧、行走不稳、甚或肢体瘫痪、二便失禁等颈脊髓损害的症状;伴有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椎体束征阳性;影像学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或脊髓受压。 2、技术特色 本技术着眼于恢复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运用柔和而又具有渗透力的手法松解颈椎周围的软组织、调整颈椎不良的位置关系,使之恢复正常,具有见效快、复 发率低、适应面广、痛苦小、安全可靠等优点。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3、治疗方法 (1).器械准备 普通治疗床。 (2).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以一指禅推法、滚法和按揉法在颈项、肩及上背部常规操作,10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立其头端,双手重叠自第3、4颈椎下将颈部稍微托起,与水平方向呈15度~20度角拔伸,着力点位于棘突之间,持续时间不少于1分钟,反复5遍。 以示、中、环三指指腹着力,由下而上沿直线平推,两手协同,交替进行,包括督脉和两侧膀胱经的 颈段,每条线各6遍,共12遍。以中指指腹着力,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以中等强度力量沿项韧带及其两旁自下而上弹拨,两手交替进行,反复5遍。 以中等强度力量勾揉风池、风府穴、阿是穴,按揉肩井穴各2分钟。 在拔伸状态下左右旋转颈椎至极限位(约45度左右),不做扳法,反复5遍。 自颈根部将颈椎微微托起,然后边拔伸,两手边向头部滑移至发际,反复5遍。 (3).疗程 每次治疗总时间约20分钟,隔天1次,6次为1个疗程。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三十二)阿是穴邻点透刺加缠针震颤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技术 1、技术适应症 患者性别不限,年龄在10~80岁之间的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 2、技术特色 手法操作简单、易学,对于治疗瘀血型偏头痛急性发作疗效迅速而确切,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3、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采用0.30mm直径,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一次性管针) (2)、详细操作步骤 1)腧穴定位 阿是穴 2)针刺方法 ①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以龙胆紫标出阿是穴。 ② 使用0.30mm直径,长40mm的不锈钢毫针。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③ 若痛点在颞部,以10~15度的角度,进针后,缓慢边捻转边从丝竹空穴向阿是穴透刺;若痛点在眉棱部,以相同角度从拈竹穴横透至阿是穴。毫针针尖必须在阿是穴这一点上得气。若未得气,应耐心仔细在周围搜寻,切忌大幅度提插捻转以求得气,以免出血。 ④ 得气后,向右轻轻捻转针柄180~360度,使软组织轻轻缠绕针尖,此时,患者针感会增强,然后行250~500次/分的震颤法1分钟,轻轻回转针柄180~360度,留针5分钟;如此反复操作5次后出针。出针时应在针下空松时缓慢出针,然后按压针孔1分钟以防出血。 (3)、治疗时间及疗程 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头痛严重者可延长至60分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三十三)高氏揉捏法治疗小儿伤食泻技术 1、技术适应症 (1).3个月~5岁患儿,性别不限。 (2).糊状便,蛋花样便,黄色水样便,每日不超过10次。 (3).或伴有呕吐,食欲不振。 (4).病程不超过2周。 2、技术特色 本技术投资少、安全、疗效好、见效快、取穴精、手法简、耗时少、患儿乐于接受。 3、治疗方法 (1).揉腹 患儿仰卧。医者中指放于神阙、天枢穴,示指放于中脘穴,力度以皮肤凹陷3~5mm为宜,顺时针方向揉腹5~6分钟。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2).揉足三里 患儿仰卧,双下肢微屈。医者以两拇指指腹放于患儿两侧足三里穴,力度以皮肤凹陷2~3mm为宜,左手逆时针、右手顺时针方向旋揉2~3分钟,频率80~100次/分钟。 (3).揉背俞穴 患儿俯卧。医者示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分别放于脾俞、胃俞、三焦俞,力度以皮肤凹陷1~2mm为宜,点揉2~3分钟,先左侧,后右侧。 (4).捏脊 患儿俯卧。医者两指桡侧缘顶住患儿背部皮肤,余四指放于拇指前方,十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沿两侧膀胱经,先从大杼穴开始向下至下髎穴重复捏提6~9遍,再从下髎穴向上至大杼穴处重复捏提3~6遍。 (5).疗程 以上方法,根据年龄、体质强弱不同,调节用力的大小。 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7天为1疗程。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介绍 (三十四)手法整复杉树皮外固定结合皮牵引治疗小儿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