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痢的护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35岁,农民工。因发热、腹泻2天于8月15日入院。 患者于8月14日晨开始感觉全身不适、发热,未测体温,并开始腹泻,开始为稀便,以后均为脓血便,量不多,并伴有阵发性腹痛、恶心,今呕吐两次,均为为内容物,病后食欲差。 身体评估:体温39℃,血压110/70mmHg,左下腹压痛,肠鸣音活跃。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0X109/L,中性粒细胞0.85 粪便常规:外观脓血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 诊断: 依据: 教学目标 熟悉痢疾杆菌的特性 了解菌痢的流行病学 掌握菌痢的临床表现 掌握菌痢的治疗原则 掌握菌痢的护理 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教育 病原学 痢疾杆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 在普通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 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 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 日光直接照射30min,加热60℃ 10min, 煮沸 2min即死; 一般化学消毒剂及酸能将其杀灭 病原学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将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和47个血清型。 4个群分别为: 痢疾志贺菌 A(病情最重) 福氏志贺菌 B(我国主要,易转慢性) 鲍氏志贺菌 C(我国较少) 宋内志贺菌 D(病情最轻) ◆内毒素: 引起全身毒血症状见于各型痢疾杆菌 ◆外毒素(由痢疾志贺菌产生称志贺毒素: 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 神经毒素: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细胞毒素: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 变性坏死,出现粘液脓血便。 肠毒素:水样便 志贺氏菌产生内毒素及外毒素 发病机制 志贺菌进入人体是否发病取决于3要素: 1.细菌数量 2.致病力:志贺氏菌进入10-100个细菌可致病 3.人体抵抗力 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 胃 胃酸杀灭 未被杀灭的细菌 肠道 痢菌 菌毛贴附、侵入 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繁 殖 邻近上皮细胞 基底膜 固有层 继续增殖、裂解,释放内毒素、外毒素 局部炎症反应 全身毒血症 发病机制Pathogenesis 痢疾杆菌 流行病学 ??? 传染源:菌痢病人及带菌者。 ???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消化道)传播。 ? 流行病学 ??? ? 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无交叉免疫,易重复感染或复发。 流行特征:终年散发,夏秋季多发,儿童及青壮年发病率最高。病后获得一定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不同血清群及血清型间无交叉保护性免疫,易重复感染。 临床表现 Clinical feature 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 痢疾志贺氏菌感染的表现一般较重;宋内菌引起者较轻,非典型病例多;福氏菌介于两者之间,但感染排菌时间长,易转变为慢性。 临床分型 急性菌痢分为:普通型 、轻型和中毒型(休克型 、脑型 及混合型)。 慢性菌痢分为:慢性迁延型 、急性发作型及慢性隐匿型 。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 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甚至寒战)、发热、全身不适 腹泻特点: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每天排便10-20次,初为稀便或水样便,以后呈粘液脓血便,量少。 腹部体征:可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病 程: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 急性菌痢 轻型(非典型): 全身毒血症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腹痛不显著,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里急后重感也不明显。 3-6天后可自愈,少数可转为慢性。 急性菌痢 中毒型: 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体温高达40℃或以上,以严重毒血症、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开始时无腹痛及腹泻等症状,可于数小时后方出现痢疾样大便。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型: 中毒型菌痢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表现为感染性休克。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花斑,四肢厥

文档评论(0)

5f2e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