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I 热负荷计算 II 总传热速率方程 III 传热计算 IV 传热过程的强化 V 换热器 一、A的计算 二、Δtm计算 三、K的计算 1. b/λ及Rd 热传导 2. ?的计算 对流传热 * 160 t A 100 180 250 逆流 160 t A 100 180 250 并流 结论:冷、热流体进出口温差相同时,逆流平均温度差最大。 * :逆流时的平均温度差 (2) 错流、折流时的 查书中图可得校正系数φ1。 * 例4-4 如图所示立式列管式换热器,Φ25×2.5mm碳钢管内为高温合成转化气,温度由575oC下降到472oC,管内转化气侧?1=300W/m2K;管外为水沸腾,压力为2570kPa(表压),管外?2=104W/m2K.忽略管壁两侧垢阻。求Tw及tw. T1=575oC T2=472oC t1 t1水蒸汽 * 碳钢管导热系数 * * 对流 对流 导热 冷流体 热流体 Q T=523.5oC TW=237.5oC tW=233.3oC ?t1 T=226.4oC ?o=104W/m2K ?i=300W/m2K * tw接近于t,即壁温与?大热阻小侧流体的温度接近。 3.两侧有污垢 2.当Tw≈tw,得 1.?大,即b/?Am小,热阻小,Tw≈tw * 二、传热效率~传热单元数法 热容比的意义:两种流体热容量的比值。 1. 热容比: * 传热单元数的意义:热流体或冷流体温度的变化 相当于平均温度差的倍数。 2.传热单元数: * 3. 传热效率: 最大可能传热速率:换热器中可能发生最大温差 变化的传热速率。 理论上最大的温差: * 由热量衡算得最小值流体可获得较大的温度变化 最小值流体: 热容流量最小的流体为最小值流体。 * 4. 传热效率与传热单元数的关系 逆流: 并流: * 例4-5 P48 样题405 热废气在换热器内用软水冷却,其流率为6778kg/h,进口温度为300oC。水呈错流方向流过,流率为5000kg/h,水进口温度为25oC。已知:废气比热值为1kJ/kgoC;以气体侧表面为基准的传热系数Ki=100W/m2oC,传热面积为39.5m2,用传热单元数法计算两种流体即废气及水的出口温度。 * * * * 操作型计算的命题方式 第一类命题 给定条件:设备尺寸、冷热流物性、流量及进口温度、流动方式 求:冷流体出口温度 第二类命题 给定条件:设备尺寸、冷热流物性、热流体流量及进出口温度、流动方式 求:冷流体流量及出口温度 * * * * * * * * * * * * * * * 例4-6 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54×2mm,外管为?116×4mm钢管,苯在管内流动,由50℃加热到80 ℃,苯流量为4000kg/hr。环隙中为P=196.1kPa的饱和水蒸汽冷凝,冷凝的对流传热系数为10000W/m2K。已知管内壁的垢阻为0.004m2K/W,管壁及外侧热阻均可不计,苯的密度为880kg/m3。求: (1) 加热水蒸汽用量; (2) 管壁对苯的对流传热系数; (3) 完成上述处理量所需的套管的有效长度; (4) 由于某种原因加热水蒸汽压力降至137.2kPa,求苯的出口温度变为多少?用算术平均温度差计算。 * * 4.4.3 气体辐射 气体辐射和吸收对波长有强烈的选择性。 由于投射到气体表面的辐射能可进入气体内部,因此气体辐射不再像固体一样只在表面上进行,而是一个容积过程。 * 4.5.1.1 热衡算微分方程 4.5.1.2 传热速率方程式 4.5.1.3 传热系数和热阻 4.5.1.4 污垢热阻 4.5.1.5 壁温的计算 4.5.1.6 传热过程基本方程式 4.5 传热过程的计算 4.5.1 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 4.5.1.1 热衡算微分方程 qm2,t1 qm1,T1 qm1,T2 qm2,t2 dA T t t+dt T+dT * 一、总传热速率方程 式中 K —— 总传热系数; ?tm —— 平均温度差。 ——总传热速率方程 (1)热负荷计算与传热速率方程间的关系。 (2)K平均值的求取。 (3)?tm的求解。 4.5.1.2 传热速率基本方程式 * 二、总传热系数K 单位:W/m2 K = J/m2 K s 3. 数据来源:经验数据、实测、理论计算 2. 物理意义: 当热流体与冷流体温差为1K时,单位时间由单位换热面积传过的热量。 * dA t2 G1,T1 G2,t1 T2 K值的理论计算: * 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麦EK318.操作手册.C01.220905.pdf
- 五马先生纪年.docx VIP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南大学.docx VIP
- 应急救援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pdf VIP
- 场地设计作图题-一级建筑师场地设计(作图题)真题精选.docx VIP
- 小学环境教育:校园内水体污染调查与水质保护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阿迪达斯(Adidas)品牌现状分析与二次增长战略规划.pptx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及应用题.docx VIP
- 人教版2025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3 same or different单元复习课件.pptx VIP
- 濒危古树评估与抢救保护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