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机床发展1.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机床发展史 (时间:2011-11-14 共有 人次浏览) ??   1、 近代机床源自英国   1769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揭开了产业革命的帷幕.然而,按理论要制成这个蒸汽机,得用正确的尺寸来加工可称作其心脏的气缸内面和活塞外周,这是绝对条件.使其加工成为可能的就是“卧式镗床”,这是由英国人约翰。威尔森于1775年制成的,为制造蒸汽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797年英国人亨利。莫兹利创制成被称为近代机床鼻祖的带有机动进给刀架的铁制螺纹切削车床,并于1800年完成了其改良型。机床,作为制作机器的机器,被称作“工作母机”,而莫兹利的近代车床则可谓是产出工作母机的始祖机器。   到了19世纪,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在美国扎下了根。独立战争、南北战争所需要的军火生产加速了机床的发展。   零部件需要统一规格的军火产业的发展,孕育出铣床(艾黎。惠特尼。1827年)、磨床(布朗—夏普,1868年)、砖塔车床(拉姆节荪)、自动车床(斯潘塞)等用于批量生产的机床并促使其进步。   而且,在美国作为汽车生产而创建的大批量生产方式也被应运于机床的生产线中。直线往复进行的切削加工也因加工大面积平面之需要而应运而生,自1820年起,就有罗伯特、布拉托、傅克斯、库雷缅特等先驱者从事研究。   1900年美英两国各自开发出高速度钢刀具,使得机床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有了显着的进步。于是作为强力有型有特色的英国机床的利用价值再次受到了青睐,以至英式和美式两种系统的机床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对抗。   此前,1800年代后半叶由于被誉为机床新技术的奠定人的约瑟夫。R.。布朗等的成就,机床工业的主导权已由英国转移至美国。   同时,进入1900年代后,在德国出现了超硬刀具,给机械加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这种百花缭乱的技术革新的形势下,机床产业似乎与全球进入又一轮军备竞赛趋势相联运,濒临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呈现异常繁荣的景象,其技术也跟着得到了显着发展。   2、 急剧变动的机床生产国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契机,机床的发展方向向如何减少人工、而又能制造高精度工件方面转移。同时,机床的生产国也由以欧美为中心扩展发展中国家、甚至新兴工业国家,伴随着生产国的增加,全球机床生产规模也扩大。   让我们聚焦于切削型,便可观察到其近年来的特征是:1970年全世界机床生产总额是60亿美元,1980年增加到200亿美元,到1990年为339亿美元,到2006年则增加到434亿美元(估算值)了。推动其急剧增长的最大原因是1952年美国开发的、其后以日本为中心经过剧烈的技术革新和普及的NC机床的问世。   伴随着NC机床的出现,加上作为战后世界框架的东西冷战结构的终结、中国及亚洲各国工业化进展、苏联的崩溃以及市场的全球化这种剧烈的形势变化,机床生产国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动。   例如,1987年的状况是美国占全世界生产比重第一位,第二位是苏联,第三位是西德,第四位是日本,第五位是英国,然而按2006年推定值听排位则变为:第一位日本、第二位德国、第三位中国,第四位意大利,第五位韩国。长年引领世界机床生产的美国和苏联(现在的俄国)现在已大步退后,取而代之的日本自1982年登上头把椅以来,一直独领风骚,而德国仅以微弱之差紧随其后。   同时势力日增的是中国。2002年超过美国,生产总额排位第四,2005年跃居第三,2009年终于超过了日本和德国坐上了生产总额世界第一的宝座。成长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同时又作为机床的消费大国,市场也急剧扩大,2002年以来大大超越德国、日本和美国,独占鳌头。   3、 关联军火,得以发展   据最早的记录,在日本,1872年(明治5年)东京炮兵工厂自家制造了2台铣床和台式双头卧式钻床,次年安装了中岛工厂的3台台式铣床和2台多轴钻床。当然与今日的铣床和钻床不可同日而语,要简单得多。   日本的机床工业与枪炮和舰艇等军火密切关联才发展起来的。   机床虽然在江户幕府末期已经从荷兰、法国等国进口,但是在军火需求旺盛的甲午战争(1894-1895)时,日本还没有一个像样的机器和厂家。于是,痛感其势在必行的日本军部竭尽其所能着手培育机床工业。   在这种军部的保护和甲午战争后整个景气繁荣以及军火产生扩大的背景下,机床工业逐渐萌芽,不久爆发的日俄点战争(1904-1905年)便成为了一个转机。   日俄战争中,各地民间工厂开始制造用于军需品尤其是用于生产炮弹的机床,以此为契机,明治20年代(1888-1897年)问世的池贝工厂和日石新泻铁工所,或者明治30年代(1898-1907年)初创业的大隈面机商会(大隈铁工所,现为OKUMA)和若山铁工所(现为新日本工机)等提高了作为机床厂家的地位。   至今还保存着的最早的日本国产机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