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 欧文斯(Owens)公式: K2(20℃)=5.34u0.67/H1.85 其中:0.1≤H≤0.6m u≤1.5m/s 3. 丘吉尔(Churchill)公式: K2(20℃)=5.03u0.696/H1.673 其中: 0.6≤H≤8m 0.6≤u≤1.8m/s K1和K2的温度校正 一般以20℃的K为基准,计算温度T时的值: (十二)混合系数E估值 1. 经验公式 (1)对于恒定流,河宽水浅的河流: 纵向混合系数: Ex=axHu* 横向混合系数: Ey=ayHu* 垂向混合系数: Ez=azHu* 式中:H—平均水深,m; u*—摩阻流速(剪切流速),m/s; u*=(gHI)1/2 I—水力坡度; g—重力加速度。 不同河流条件下,系数ax、ay变动很大, az比较稳定。P77 (2) 泰勒(Taylor) 公式(可用于河流与河口): Ey=(0.058H+0.0065B)(gHI)1/2 B/H≤100 (3) 爱尔德(Elder) 公式(适用于河流): Ex=5.93H(gHI)1/2 2. 示踪试验 原理:是向水体中投放示踪物质,追踪测定其浓度变化,据此计算所需的各个环境水力学参数的方法。 示踪剂种类:无机盐类(如NaCl)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示踪剂要求:不沉降、不降解、不产生化学反应;测定简单准确;经济;对环境无害 投放方式:瞬时投放、有限时投放和连续恒定投放 数据分析:用上述经验公式拟合求Ex、Ey等的值. 3. 经验数据(查相关文献) 第3节 湖泊与水库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的水质特征 营养源与营养负荷 湖库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的水质特征 流速小,与河流相比湖泊和水库中的水流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停留时间长,湖泊与水库中的水流交换周期比较长,属于静水环境; 水生生态系统相对比较封闭; 主要水质问题是富营养化; 水质的分层分布。 典型湖泊水温垂向分层示意图 A表层 B斜温层 C下层 Z 夏季 冬季 T 利贝希最小值定律 ( 最小量的 Liebig 法律 ) 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提供给它的所需养料中数量最少的一种。 主要营养源与营养负荷计算 地表径流的营养负荷 式中:Ijl-第 j 种营养物质的负荷, g/a; Ai -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 m2 ; Eij -第 i 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上第 j 种污染物的流失量, g/m2 ; m -土地利用类型的总数。 营养源和营养负荷 降水的营养负荷 式中, Ijp -由降水输入的第 j 种污染物的负荷, g/a;As -湖,库的水面面积, m2 ; Cj -第 j 种营养物在降水中的含量; P -年降水量, m/a。 人为因素排放的营养负荷 生活污水 式中, Ijs -流入湖泊或水库的污水中含有的第 j 种营养物的负荷, g/a; S -产生污水的人数,人; Ejs -每人每年产生的第 j 种营养物的量, g/人.a。 工业污水 Ijk -第 k 种工业废水中第 j 种营养物的负荷, g/a; Qk -第 k 种工业废水的排放量, m3/a; Ejk -第 k 种废水中第 j 种营养物的含量, g/m3 ; n -含第 j 种营养物的污染源数。 内部营养负荷 I ji -湖泊底泥释放的第 j 种营养物的负荷, g/;A -底泥量,m3; Cjn -底泥第 j 种营养物的含量, g/m3 ; kj -底泥释放第 j 种营养物质的速率常数。 湖泊、水库的总营养负荷: 式中, Ij -湖泊,水库第 j 种污染物的总负荷。 湖库环境预测模式 完全混合箱式模型(零维) 分层湖(库)箱式模型(零维) 湖泊水质扩散模型(一维或二维) 湖库完全混合箱式模型 ——沃伦威德尔模型 概述 创始:沃伦威德尔(R.A.Vollenweider)在 20 世纪 70年代初期研究北美大湖时提出。 适用:停留时间很长,水质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的湖泊水库。 假定:湖泊中某种营养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输入、输出和在湖泊内沉积的该种营养物量的函数。 不足:不能描述发生在湖泊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同时也不考虑湖泊和水库的热分层,是只考虑其输入—产出关系的模型。 我国的地面水环境评价导则建议对小型湖泊(水库)的一、二、三级均采用湖泊完全混合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