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位文学思想大师对另一位思想大师的解读评价,教学时应在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品味语言入手体会两位伟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同时揣摩其语言艺术。进一步了解演讲稿的写法并练习运用。为帮助学生理解要提供一些背景资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把握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
2.掌握演说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
1.揣摩雨果包含激情、诗化的语言。
2.运用文中方法写作演讲稿。
(三)情感目标
1.欣赏语言,体会充满激情的、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演讲语言风格。
2.体会两位杰出人物的人格和思想光辉,学习其精神。
教学重点
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教学难点
学生对时代和思想背景陌生。
教学方式
朗读、置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查找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
2.查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陨(yǔn )柩( jiǜ )驳(bó ) shǔ ) suì)睿( ruì ) kè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类社会的前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圣哲的指引,在智慧之光的照耀下,人们才找到了前进的道路。伏尔泰正是这样一束智慧之光……
从雨果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我们感受到伏尔泰撼人的精神力量,同时领略到雨果的人道主义风采和凛然的正义。
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有关雨果、伏尔泰的相关资料在全班展示交流。
1.伏尔泰,法国作家、哲学家、启蒙思想家。出生资产阶级家庭。从小喜爱文艺。中学毕业后,因作诗讽刺宫廷而遭囚禁。在狱中完成第一个悲剧《奥狄浦斯王》,出狱后上演盛况空前。此后因宣传启蒙思想,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国外。为避开当局追捕,晚年避居法瑞边境,积极参加政治和斗争。逝世前回到巴黎。他的文学创作极为丰富多彩。包括史诗、抒情诗、小说、戏剧等,而以哲理小说影响最大。其中著名作品有《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等。
2.雨果,法国作家,生于贝尚吕。父为拿破仑军官。童年时曾随父辗转欧洲各地。青年时崇拜夏多布里昂,政治和艺术上趋向保守。后随着查理第十反动统治的日益加剧逐渐转向自由主义。1831年,发表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通过中世纪一次巴黎贫民起义,揭露了宗教势力和封建政权对人民的深重压迫,鲜明地体现了雨果的善与美、美与丑的对照原则。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51年曾积极反对拿破仑第三称帝,此后流亡国外达19年。其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政论,现实主义倾向大为增强。
3.浪漫主义
文学史上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即将理想的生活当作直接的描写对象,展示出一个存在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补现实的不足。表现手法往往比较奇特,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热情奔放,格调高昂激越。
1978年,“教导人们走自由”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这篇激情澎湃的演讲。
◎背景
雨果在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讲。1878年的法国,拿破仑三世王朝已经推翻,建立了共和政府。作者也早已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活。但是,德国对法的战争没有停息,因为政治派别纷争激烈。尤其对巴黎公社员的杀戮,到处弥漫着血腥。“野蛮还在,刀剑猖狂”。作者本人代表左派,同情巴黎公社,不断受到排挤。雨果这位从伏尔泰思想汲取力量的人道主义斗士,发表富有战斗激情的演说。
二、整体感知
1.全班感情充沛地朗读课文。
◎理文脉
文章紧扣对伏尔泰的礼赞,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非凡人格,从伏尔泰思想启蒙的现实关怀,构成演讲的脉络层次。
◎辨结构
文章的结构示意图
?
?
?
?
?
◎探意旨
本文高度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史上的非凡地位,热情歌颂他在历史上的卓越贡献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极大肯定了伏尔泰对后世产生巨大的作用。同时表现了作者对黑暗、战争、专制和不公宣战的激情。
本文是一篇演说辞,但就其实质还是一篇议论文,要从观点和材料方面解其意旨。
(1)抓住观点。观点是作者所要表明看法和态度。
如,文章第一段作者这样评价:“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高度评价值伏尔泰的历史地位和巨大的贡献。又如第13段,这样写到“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还如第14段这样评价伏尔泰对后世影响:“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精神是不朽的。”
(2)分析材料。文中所述的材料是观点的印证和具体化。
如,第一段中“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和后代的欢呼与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喧叫和仇恨”。伏尔泰所受的极端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沁园春 雪》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热爱生命》课件 鲁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香菱学诗》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白杨礼赞》预习课件 语文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5课《百合花》课件 北京课改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鼎湖山听泉》课件2 苏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3课《隆中对》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竞选州长》课件 北京课改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出师表》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西湖游记二则》课件 鲁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