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一框《灿烂的中华文化》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中华文化的影响(作用): * 1、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中,我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 特点。 2、中华文化由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组成,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 特点。 3、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就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 、 之中。 4、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的 品质。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及文化的认同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理解源源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勇于提问解答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结合学案,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并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作适当点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难点: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练习、学案 【课时】 个课时 ——P66 1、藏族修建的布达拉宫;元代回族人扎马鲁丁所制的《万年历》;维吾尔族编写的饮食卫生与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及新疆的千佛洞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56个民族的文化绚丽多彩,说明了: 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产生(形成) P66 一场中华文化的盛宴 观看视频并思考:在这段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看到的“中国元素”有哪些? 2、中华文化的构成(内容)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 文学艺术,中国哲学,道德伦理等, P65 连线 1)独具特色的 A.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 语言文字 火药、造纸术 2)浩如烟海的 B.方块字,“甲金篆隶草楷行” 文化典籍 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3)名扬世界的 C.《史记》、《本草纲目》 科技工艺 4)异彩纷呈的 D.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文学艺术 5)充满智慧的 E.“仁,义,礼,智,信,合称”五常 中国哲学 6)完备而深刻的 F.《易经》、 《实践论》 道德伦理 从上面的连线中你得到什么结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越秀公园的五羊雕像 广州亚运标志 广州亚运吉祥物 材料:广州2010年亚运会标志和吉祥物设计的理念均源于“五羊”传说。 (1)广州2010年亚运会会徽、广州亚运标志和吉祥物设计的理念均源于“五羊”的美丽传说说明了中华文化具有 的特点。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3、中华文化的特点 P68 源远流长 (时间) (内容、形式) (2)为什么“五羊”的美丽传说能延用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文化能绵延不绝,历久弥新?)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P68 生命力 创造力 凝聚力 A.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文化唯一能延续下来的 B.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例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近现代的科技文化取得巨大进步等 C.世代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不怕牺牲,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连线: 4、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原因(中华文化的力量) ① P68第3句:……精神动力 ②P68第4句: 5、中华文化的地位: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P68页 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一:中国人在传统上很重视家庭。中国自古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礼尚往来,当今中国人仍然注重人情,节假日探亲访友,喜事做人情,互送礼物。 材料二:中国的古代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到现在,我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强调中国走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 材料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项科技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后,对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指南针的发明,对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极大作用。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中华文化有什么影响? (2)作为中华儿女,你打算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具有深刻的影响 中华文化对中国的发展道路

文档评论(0)

6952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