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2010年八年级语文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VIP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2010年八年级语文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兴化市顾庄学校 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逶迤(wēi) 磅礴(páng) 募集(mù) 哽咽(gěng) B.呜咽(yè) 蹊跷(qī) 澎湃(péng) 踉踉跄跄(niàng) C.蔫巴(niān) 平仄(zhè) 风靡(mǐ) 万籁俱寂(lài) D.蓦地(mò) 嫣然(yīn)   眷恋(juàn)  祈祷(qǐ) 2.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B.在飞机翱翔于蓝天之前,有谁相信人类能在云海漫步?在电话诞生之前,有谁相信远隔千里能够自由交谈?然而,无数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梦想竟都变成了现实。  C.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D.今天,无偿献血成为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中百一店献血点,二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营业员分别献出200毫升鲜血。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个孩子,本来基础不太好,读书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成绩怎会提高? B.在老许的再三请求下,小丁才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 C.那个小偷开锁的功夫别具匠心,为了防范他行窃,居民们伤透脑筋。 D.它们那永远都凝望和企盼的姿态,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和雍容。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吾欲辱之,何以也(用) 所以然者何(这样) 齐之习辞者也(熟练) B.坐盗(犯罪) 叶徒相似(只) 寡人反取病焉(辱) C.隔江犹唱《后庭花》(长江) 晏子将使楚(出使) 今方来(将要) D.尚思为国戍轮台(守卫) 烽火连三月(战乱) 为其来也(相当于“于”)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42分) 一、按要求答题:(共39分) 5.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打“×”,然后按顺序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 绝壁 道谦 故弄玄虚 莫名其妙 丰功伟迹 端祥 褴褛 无精打采 风烛残年 无与伦比 诬蔑 斑斓 如数俸还 闲情逸致 废寝忘食 改 正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3)“万户千门”为什么都“成”了“野草”?(2分) ▲ 8、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5分)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2)有些人长期在外地,在中秋团圆之夜就会格外地怀念家乡。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用感伤的目光触摸他乡独特而陌生的景物,以饱蘸浓情的笔触抒写对故乡的惆怅。请你仿照示例,结合你学习的诗文,再续写二例,要求句式与示例基本一致,引号内的诗文不限于一句。(4分) 示例:王维,正因为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慨,才有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向往;李白,正因为看到了“床头明月光”,才产生了“低头思故乡”的惆怅。 ▲ 【活动3:弘扬传统】 (1)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3分) 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 ▲ (2)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