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冯峰 大明宫的诗意循找
随着大唐帝国的消亡,大明宫渐渐变成了废墟,并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我们依然可以从诗人杜甫、岑参、贾至、白居易永恒的诗文中窥探到她模糊、远去的背影。大明宫见证了大唐帝国前所未有的荣耀,也目睹了其衰落,历史跨度达两百多年。而实验艺术先锋冯峰则以大自然的生命唤醒人们对于大明宫的幻想。冯峰的艺术世界充满着未知的精彩。
以大自然重现历史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复原设计中,冯峰放弃了搭建建筑的方法,而是选择在两千多平方的宫殿位置上种植树林,然后,将茂密的树冠修剪成考古复原的宫殿形状,待枝叶茂盛时,宫殿的形象渐渐模糊、消失,之后再通过修剪的方式使建筑的形象重现。以一年为单位,周而复始,时隐时现。在这里,建筑是一个时有时无的形象,是一个不断生长中的建筑。“时间性”在此发挥了巨大的表现力——四季、色彩、生长、阳光、新芽、密枝、落叶、枯枝、鸟巢、积雪……将以与自然最贴近的方式诠释关于大明宫的一切:
P:树木作为大明宫的主体,那你当时是选择了什么树来完成这个使命?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树?
冯峰:准确地说,《时间中的宫殿》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中的宣政殿和紫宸殿。可惜建好后宣政殿就被拆了。现在只剩下了紫宸殿。当时,我是和IAPA一起合作的这个设计方案,我的设想是选用当地的树种,混杂树种,有灌木也有乔木,能在这70米长30多米宽的林子里面形成一个小生态和中国古典园林式的景观,但要冬季全落叶的树种,要看出四季的变化;尤其是冬季的肃穆和落雪后的宫殿形象,肃静、凄美。就像是望着消失了的大明宫。
但是很可惜的是,最后实施方并没有完全按照这样的设计去做,所以最后树种相对单一,也没做园林的部分。不能不说这是个遗憾。所以我总觉得最后的实施只做了一半。它一直像是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大明宫是大唐兴荣与衰落的历史见证,但世人却无法明确地见识到她的真面目,而你却赋予了她另一个生命的载体,你是如何看待自然生命与历史之间的联系?
冯峰:大明宫消亡了一千多年,没有人知道它准确的形象,可以说,任何一种百分之一百的复原都必定是错误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和模糊的历史记忆之中。这个方案正是把人们的这种想象很好地保护了起来。任何一种虚假的复制都是对人们的想象和历史记忆的粗暴的破坏。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无限延长生长的生命体,要唤醒曾经的记忆有时需要想象力,这里建筑的存在与消失之间给了人们贯穿古今的想象。
P:在参观大明宫时,是否也能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般“行走中看”?在里面能“看”到些什么?
冯峰:方案设计中的园林的部分最终没有实施。还有最初设计中的声音装置,播放风的声音、下雨和流水的声音,这些都被忽略了。所以我说,它对于我就像是一个只完成了一半的作品。
P:你除了用树木重现大明宫,还把修剪下来的树枝刻下时间给游客留作纪念,这让大家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在大脑中共同参与大明宫的想象重建,那在你自己的脑海里,大明宫是什么样的?你觉得通过大家对于大明宫的共同想象片段,将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记忆空间?
冯峰:大明宫中轴线上三个宫殿的形象都有考古复原形象作为参照依据。“时间中的宫殿”只是提供了人们想象大明宫形象的一个通道,它就像是一把启动想象力和记忆的钥匙。它必须是一个既变换又相对稳定的形象。太过变幻不定,记忆无从着落;搭建的固态建筑又会堵死人们的记忆和想象力。
传统的气韵生长
在大明宫的复原设计中,冯峰让我们领略了四季的变幻、生命更迭的气息。此外,他实验性创造的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所升起的袅袅之烟,均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气”的隐秘魅力。
P: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气”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如中医里所讲个体生命的的“气血”,同时也是万千世界内在循环的抽象概括,可否简单谈谈你是如何理解中国的“气”的?
冯峰:其实,“时间中的宫殿”这件作品里,那个虚的记忆和那个捕捉不到的生长变化就是你说的这个“气”。它真实存在,但又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个活的东西。我所理解的中国的“气”是一个整体观。是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的一个整体观。
P:我觉得在你的艺术领域中,有两个重要的主线:1.对于身体的实验探索;2.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验性延伸。大明宫就是传统文化的最佳实例。而对于身体的探索,如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充满东方的禅意,你是如何理解“禅宗”的?
冯峰:禅宗,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它不是宗教,也不完全是哲学,它又有修行的内容,有点像我们今天说的生活方式。
其实“大明宫”也有身体实验的探索,只不过这个身体延伸到了自然,转化成了植物。“骷髅头烟灰缸、大脑香炉”两件作品里也有我们刚才说的“气”,就是那个时有时无的飘忽不定的烟——它既实实在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