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答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良好表现。不过品行优良者并不总是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人的名誉权常常会收到侵害。 侵害名誉的危害 侵害名誉的行为,不仅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 我来当法官 阅读课本39页事例,思考: 如果你是法官,你会作出什么样的判决 第一节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R 八年级下册 新闻评析    广州一家韩国公司女老板,为了惩罚迟到的中方雇员,竟令中方雇员向她集体下跪。 对此,你有何看法? 新课导入 新闻后续    大多数中方雇员为了一份有限的薪水,做出了牺牲人格的尊严和民族气节而向恶人下跪的选择。这当中,只有一名从河南来的打工青年,毅然做出了辞职不跪的义举,令韩国女老板目瞪口呆。这位河南打工青年的行动受到了所有知情者的高度称赞。很快,另一家中国公司破格录用了这位铮铮硬骨的男子汉。 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享有一种作为同类而受到其他人最低限度尊重的权利。 ——德沃金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和表现? 2.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权利? 预习分析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人格尊严权的含义 任何人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生命健康权(首要) 物质性 人格权: 精神性 人格权 自由权 名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 隐私权 …… 人格尊严权(核心) 人格权 相关的法律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第九十九条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法律保障: 郭老师因小光考试不及格就批评小光比猪还笨并罚小光面壁,这是对小光侮辱、体罚的行为,侵害了小光的人格尊严权,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行为。 小光父亲认为12 岁的小孩没有人格且可以随意体罚,是一种人身依附的错误观点,同时也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本案受害人小光有权要求侵害人郭老师赔礼道歉、消除影响。 什么是名誉? 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评语 老师 学生 客观评价 名誉 社会 特定人 客观社会评价 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 公民的名誉代表着公民的人格尊严 在北京,银行对用公积金贷款买房的人实行信用审查制度,信用等级达“AAA”的,最高贷款额比信用一般者高30%。上海市民可以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仅凭自己良好的信用向银行借钱。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针对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资信良好者最高可贷10万元。 思考:好的名誉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良好名誉对个人的益处: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的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的尊重,还可以获得经济利益。 读一读:   有个美国商人并没有犯罪,但有人却在“雅虎”“美国在线”的聊天室和公告牌上恶意诽谤他是一名罪犯,从事地下非法交易。网上的恶意攻击最终导致他破产。 想一想: 这个美国商人为什么最终破产了呢? 名誉对个人的影响 良好的名誉产生积极的影响 坏的名誉产生消极的影响 我们要以自己的主观努力追求好名声 思考:品行优良者就一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吗? 面对不公正评价,你该怎么办? 面对不公平的评价: 一方面,要从事实出发,证明事实真相;另一方面,要有保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对于诽谤、侮辱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要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小贴士 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什么是名誉权?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名誉权包括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名誉:强调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