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乜纳族源于历史的演变过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 乜纳族源于历史的演变过程 贺尔加----俄日 乜氏贵德称乜纳或乜家,在《安多政教史》 称“木雅”“墨尼亥”“穆尼亥”是一音之差,藏语称“ ”。现在的“乜”姓是“ ”部落,音译成为族的姓。乜氏部落的族源“乜纳寺主持遗老乜生华”留给后裔们的传说写起。传说中说:“本羌族,西羌族无戈爱剑之苗裔到贵德最早那时,此地被水淹没,一片汪洋,人不能住,乜纳族住东山麦浪相卡,不知经过过少年,黄河水逐渐下去,半数迁到华隆县属秋杂族,半数移到贵德。”“青海通史”两汉时期青海羌人诸部及其迁途中记载:“羌人经过先秦很长一段时间的迁途分化,其中不少已融和到其他民族中去了。到汉代仍保留自己的特点,还被称为羌人的古代民族主要集中在三个地区:一个是青海东部及与甘肃相邻的地区;一个是塔里木盆地及其以南至葱岭西域诸国;一个是陇南及川西北一带。”还记载:“发羌据《后汉书·西羌传》载,秦献公时(公元前384——前362年)无戈爱剑孙卯“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西数千里,与众羌绝缘,不复交通”。发羌为其后裔之一,居地为今青海果洛、玉树一带。东汉永元时(89——104年),烧当羌首领迷唐联合诸羌与东汉军队作战,三次失败远途赐支河首住在归义城内(尕让古城)。最后依发羌而居,发羌、唐旄羌因居地遥远,难与众羌往来。约与公元五、六世纪时融于吐蕃。“ 根据地理的变迁,松巴峡的开冲,在贵德显出大片的土地,乜纳部一半迁到贵德河阴一带,一半迁到化隆支扎乡的乜纳上下两个村。在这里生息很长时间后,乜纳部落逐渐盛兴起来, 根据《西宁府续志》贵德厅记载:“河关古城浇河古城县故城。浇河古城、汉宣帝神爵二年置河关县,至后凉吕光龙飞二年,克河关后【河关】二字,遂不见与史传。而所置之浇河郡历代因之。河关、浇河盖一地也。后周因南凉之浇河郡置廓州,改郡名曰浇河,浇河县即其治所,是浇河县,亦浇河古城矣。”这一记载:当时建古城不知那些部落参与,但乜纳部落是为了防范自卫理应参与贵德古城建筑。其理由:一、贵德古城内靠北墙是乜氏家族的古建筑群,没有记何年何月建的,但根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建的历史很悠久,至少在1200年前建的。 乜纳“弘善寺”现在叫大佛寺,藏语称乜纳宫康( )也称乜纳三丹凉,里面塑有各种护法神,1958年宗教改革后,于1965年贵德名族完校从贡拜搬到此处,该学校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销后,1969年建立贵德农机场,1991年重建汉传佛教的大佛寺。 大佛寺西面是乜纳拉康( )意为乜纳庙《安多政教史》汉文版第28页记载:城内有三座佛殿,大威德金刚佛殿,六臂依 主殿,年公爷(年羹尧)的士兵来到时,阎罗法王神像显怒容向下直视门口,因此兵士畏惧,未敢破坏该神殿, 至今,法王神像依旧怒目而视。曾经有位汉族官员在殿堂附近建了一座庄园,出现了法王阎罗的坐骑水牛和牛角等变异征兆,未敢居住。又说,同时出现了阎罗法王和骑狮护法神显现许多神变。现在当地汉人也供奉这些神祗。”1958年宗教改革中神像被毁,1997年重建为城隍庙。 宫康的东面是乜纳九层楼阁。根据《安多政教史》和( )(乜纳噶托)老年传说,底层住的是奴隶;二层住的是乜纳王的家眷;三楼客房;四楼以上佛堂;第九层是乜纳王的住宿和修行处。于1862年回民反清中烧毁,1874年该地建的当今玉皇阁 于1992年在贵德古城,离南门约有60---70米的地方,城关大队社员王自力(63岁、回族、马元海的外甥)为自己的饮料厂准备建二层楼而下地基三米深处时挖出一古墓,发现在古墓的头顶处放有一块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直径宽23公分,长25公分黑石头,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和以禄松石粉末印成的三本长条形藏经等,因埋在土内时间过长,用布包裹的两本经书已腐烂一团,很不完整,有些碎片我拿去让寺院阿卡辨认时,他们认为不连篇难以辨认,好像是“历史记载”,有一本用檀香木夹板夹着的长条藏文书、比较完整,据王自力说有一人从手中拿去西藏,放下定金两万,古墓里的尸体分化成碎骨洒进黄河里了。经我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之后,县委主要领导委托我交涉,于2011年王自力将完整的经文书已出售,其余嘛呢石等同意献给贵德文管所。这些城内的古建筑都有特殊的上席地位,只有乜氏家族才有这种建置供用的权利。这些古建筑是公元1200年前建造的,其理由:(1)先有寺后又塔。乜纳氏族宗教文化盛兴时吐蕃藏王赤松德赞从四川北征到此,公元21年在贵德长期驻军,期间,发现座落在贵德古城西黄河弯道处,民众每年都因黄河而受苦,波浪汹涌的黄河水常常冲毁提岸,威胁这贵德古城,给贵德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痛苦,为了祈福消灾,这里的常住户乜家人修建了这座乜纳塔(所谓乜纳塔是乜家部落的塔),在建塔期间神秘莫测的赤松德赞(赤热巴仅:意为头缠发辫的人)把自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