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 选择属于____ 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 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 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市场 ①劳动力价格较低; ②地价较便宜。 14.产品生产环节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是 ( ) A.加工阶段 B.设计阶段 C.营销阶段 D.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属于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 ) ①技术密集型 ②劳动力密集型 ③资源密集型 ④知识密集型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A B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纺织和电视机,照相机的装配等工业,首先在日本迅速发展,后又转向新加坡,韩国等地,其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B.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C.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D.利用当地良好的工业基础 C 17.酝酿多年的东风汽车总部搬迁计划于2003年9月28日正式实施。在秦巴山扎根多年的东汽总部迁往武汉市东汽总部搬迁的原因是( ) A.为优化武汉市的产业结构 B.为寻求更丰富的钢铁资源 C.为寻求更好的区位条件 D.为充分利用长江水运 C 18.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A 19.上海名牌“白猫”洗涤品有声誉,有市场,但因产业结构调整,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品的全业产、销量低,经济效益差。1995年,两家企业合资组成了 “白猫”(重庆)有限公司。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 ) 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 B.不属于产业转移 C.属于区域产业转移 D.与产业转移无关 C 20.1990----2002年,日本失业率上升,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大量的外国人171迁人,导致劳动力过剩、失业率上升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本国新增适龄劳动人口多,就业不足,失业率上升 C.大量的产业向海外转移,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 D.以上分析都不对 C 2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④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B 22.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自外资源 B.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道路 C.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D.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B 23.目前,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其原因正确是( ) A.我国西部大开发,使西部的投资环境改善 B.完全是因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价格比长江三角洲地区低 C.中西部地区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D.中西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资源 A 极大地刺激了汽车的消费,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更加广阔和更具潜力,更能吸引国际汽车产业向中国转移。 3.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作用? 结论:发达国家因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或为避开贸易壁垒,会在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阔 吸引 获得最高利润 企业生产转移 目的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低 价昂贵 国家 政策 调整 环 境 污 染 小结: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活动(P90): 1、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导致依赖于国际石油而建立起来的日本重化工业的制造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相应提高,从而削弱了日本重化工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日元的大幅度升值,意味着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度提高,销售量下降,使出口主导型企业生产呈停滞或下降趋势,必然会导致该类企业向海外转移。 3、加速工业结构的调整。 4、劳动力价格高反映为产品的价格高,而劳动力数量又满足不了企业进一步扩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使日本从事传统产业的企业生产受劳动力价格、数量的长期制约。 5、促使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向国土的南、北和海外扩展。 6、“技术立国”的政策明显对传统产业在国内生产不利,即企业生产要么向知识技术密集型转换(需要大量的投资),要么向海外转移(会使国内出现“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