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课时:废旧电池回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属于哪一类,能够指出电池各部分的名字,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2.通过实践活动,确立回收废旧电池的意识,培养回收废旧电池的习 惯。
教学准备:
1.师生课前收集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准备好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的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交流展示,引入学习:
1.展示师生课前收集的各种电池实物和图片。
2.说说:电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使用?
二、电池的分类:
1.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插图,说说:电池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干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特种电池等)
2.说说干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各部分的名称。
二、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
1.你知道电池的哪些部分容易引起污染?自己可不可以 随意去解剖电池?
2.学习课文在的短文,讨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 怎样处理废旧电池的?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污染环 境,危害人类自身健康)
三、了解回收废旧电池的方法与意义:
1.为什么要提倡使用不含汞和镉的环保电池?
2.为什么要进行废旧电池的回收?
四、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
1.学生结合课文中插图读懂制作方法。
2.交流制作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及时评价学生作品。
五、课外实践活动: 1、校外开展收集废旧电池的活动。
2.要求学生把废旧电池回收箱放置在家中或社区、街道 并注意及时将盛满的废旧电池送到回收站里去。
第2课时: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二、主要内容:(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脏话不断。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 (2)带管制道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例一: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案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神出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组成。这些人有的从8、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例二、北京曾处理过一个8人抢劫、流氓团伙,平均年龄不足14岁,他们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内作案15起。这8个人也都是从很小就不良习气缠身,行为不端,劣迹斑斑,又得不到及时矫正,最终也走向犯罪。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从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开始1.预防不良行为要从小抓起,从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4.3免疫失调课件(共36张PPT)高中生物学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VIP
- 新解读《JB_T 8446 - 2013隐极式同步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测定方法》最新解读.docx VIP
- 一种基于伯努利吸附原理的爬壁检测机器人.pdf VIP
- ZEEKR知识自测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徐宁金枪手人物介绍水浒传.pptx VIP
- 2025年CSP-S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设计思维与创意设计创意元素训练.doc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自考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历年真题.pdf VIP
- 制冷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管束换热优化研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