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实习“陷阱”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暑假实习“陷阱”多?自我防范是关键 新华网南宁7月31日电(记者邹婷玉 陈亮 张蕴)暑假实习本是大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良机,但大学生警惕性不高,以及相关部门监管中存在的漏洞,使得大学生为招聘企业并不高明的伎俩交出了一笔笔“学费”。专家建议,在实习应聘时,大学生要做足功课,提高警惕。 女大学生误入传销网络   未工作先交体检服装费   “走是我唯一的心愿,我不想呆在这里了。我只想做个普通人,不想挣那个180万!”就读于广西一所高校的杨姓同学跪着哭求“经理”。   逃出传销组织的她回想起那段落入“虎口”的日子,仍然心有余悸。轻信高中同学说可介绍她去东莞一家公司的人事部实习,到东莞后小杨才发现,所谓的实习公司其实是一个传销组织。“人事部”马经理称,原来的实习岗位没了,建议她做“网络销售”工作,“先交3800元,再发展自己的下线,两年之内可以赚180万”。直到7月13日发生了上面跪求经理的那一幕,向公司交了“生活费”后,小杨才幸运地脱离了虎口。 就读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同学也有着遭骗的经历。小黄和同学在网上看到一家公司的招聘广告,觉得工作内容和待遇还不错,就递交了简历。随后对方打电话告诉他们,先交168元的体检费,再交360元的服装费,然后签合同。   正当小黄和同学庆幸找到一份好工作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交钱之后,公司再没提起上班的事情,既不退钱也不给他们安排工作。后来他们在网上搜索这家公司时才发现,早已有人发帖声讨这家公司骗人骗钱。   骗术各异大学生屡屡上钩   监管漏洞大学生只能“吃哑巴亏”   记者21日上网搜索“暑假实习”,得到28646条搜索结果,包含着多家公司发布的暑假实习招聘信息。   记者拨打了一家公司的招聘电话,应聘经理助理实习生职位。对方没有对该公司作过多介绍,仅让记者当天下午带上简历和几百元钱去面试,便挂断了电话。记者随后在网上搜索该公司名称时发现,除了招聘广告外,找不到其他相关信息。 广西南宁市公安局公园派出所教导员黄亦慰告诉记者,每年暑期他们都能接到一些学生实习被骗的报案。案件既涉及网上的虚假招聘信息,也包括路边张贴的招聘广告,虽然骗术并不高明,但手段多样,涉世未深的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   南宁市兴宁区劳动监察大队队长莫矜认为,大学生暑假实习遭遇的骗局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以招聘为幌子骗取手续费。大学生在交了中介费、服装费、体检费或保证金等费用后,被招聘方骗到濒临倒闭的工厂,或者一直拖着不安排实习岗位,直到大学生“主动”离开。   二是借故不发放工资或扣钱。有些公司以学生在工作期间出差错为由,要求学生赔偿其经济损失;还有一些公司不全额发放学生应得的工资。一名大学生暑期应聘当送货员,向商家交了几百元押金,后来商家谎称货送错地方,反向学生索要高额经济赔偿,学生被赔偿数目吓得手足无措,更不敢向商家要回押金。 三是工作强度大,压榨实习生。有些实习大学生被实习单位或公司要求完成正式员工的工作量,却只拿到极少的报酬,甚至“零报酬”。   莫矜表示,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大学生一旦与招聘方发生劳动关系纠纷,劳动监察部门只能责令不法公司退钱,既不能抓人也不能扣物,缺乏强有力的处理手段。 黄亦慰表示,我国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规定,最低定罪门槛为3000元。一些公司钻法律空子、避开3000元的“底线”,每次只骗学生几百元。即便受骗学生来派出所报案,往往因涉案金额太少而无法立案。 专家支招:提高警惕破解实习“陷阱”   针对屡禁不止的实习招聘陷阱,南宁市兴宁区劳动监察大队副队长韦正猛建议:不要轻信路边张贴的各类招聘广告,对公司招聘的岗位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材料抄写员、押运员等“高薪岗位”,多为虚构,切勿上当;应聘时确认招聘单位证照是否齐全,注意有些单位只持有营业执照,没有办理税务登记证,且常有经营场所与注册地址不一致的情况。   韦正猛还提醒大家,应聘过程中一旦公司提出要先交纳费用,要引起重视,坚决予以回绝;不小心已经交费上当时,要向单位索取收据凭证、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避免单位事后转移,追讨无门而造成损失。   广西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可达表示,实习招聘陷阱已屡见不鲜。对于不正规企业在招聘实习生时“打擦边球”的做法,媒体此前已做过大量报道,大学生应多关注相关报道,提高警惕。应聘前,要先对招聘企业有基本了解,并对企业的招聘信息作出基本判断,不要轻信对方。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郭姓同学曾在大学期间有过实习经历,他表示,大学生在找实习单位时往往自视过高、急功近利,青睐待遇好、工作轻松的职位,但这常常是招聘陷阱旁的诱人“

文档评论(0)

gcv4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