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证热)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方剂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常规保肝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应用基础上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乙肝病毒抑制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均有好转(P005)、肝功指标较前改善(P005)、乙肝病毒复制抑制(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大柴胡汤;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现有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1]。目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西医学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而中医药通过其独特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及优势。我们在临床上应用大柴胡汤加减方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胆湿热证),疗效显著,为进一步明确疗效及指导临床应用,进行了本课题研究与讨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消化科住院患者。入选标准:①按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2000年9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病情分级为重度[2];②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医辨证为肝胆湿热证[3];③均为首次就诊患者,既往未曾应用保肝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②合并心脑血管、呼吸系统、肾脏、造血系统等重大器质性病变及自身免疫性疾病;③长期饮酒史。共50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单号入治疗组25例,双号入对照组2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eAg)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甘利欣注射液) 150 mg 加入5% 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药物应用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大柴胡汤加减方,水煎服,1剂/d,分2次早晚服用。处方如下:柴胡20 g、枳实10 g、黄芩10 g、白芍15 g、郁金15 g、茵陈15 g、虎杖20 g、垂盆草20 g、大黄10 g、甘草6 g。黄疸甚者,可加大茵陈用量至30 g、栀子15 g,恶心、呕吐重者加用半夏10 g、生姜10 g,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15 g、延胡索15 g,食欲不振可加鸡内金15 g、砂仁15。疗程4周。两组患者均暂不予抗病毒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总有效率;②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变化比较;③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定量(HBVDNA)总有效抑制率。
14 疗效标准判定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将疗效综合判断标准分为: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肝脾肿大回缩或稳定不变,且无明显压痛,肝功能恢复正常,HBVDNA复制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HBsAg转阴;有效:症状好转,但未完全消失,肝脾肿大稳定不变,无明显压痛,肝功能恢复正常或下降至峰值1/2以下,HBVDNA复制指标不变或HBeAg、HBsAg一项转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两组计量资料,方差齐性用t检验,方差不齐可用校正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见表2。
22 两组肝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ALT、AST、TBIL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 ALT、AST、TBIL水平均有降低(P005或P001),而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HBVDNA定量有效抑制率比较 治疗组HBVDNA总有效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中医学归属于“黄疸”、“胁痛”、“肝瘟”、“积聚”范畴,病因多为湿热毒邪所致,辨证为肝胆湿热证居多。本病病位在肝胆,因感受疫毒之邪袭肝,易挟湿热,湿热熏蒸肝胆,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脾失健运,湿热壅阻中焦,可出现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肝气郁滞,疏泄不利,致胆汁疏泄失常,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下注膀胱,而出现胁肋疼痛、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