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美分兑换125万英里航程不是你看错了,也不是兑换规则疯了,只是因为找到了与规则博弈的办法和智慧。 大多数的积分兑换都是一场得不偿失的“圈套”,顾客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频繁的消费,代价会远远超过你所兑换到的商品或服务。那么,一种25美分的布丁能兑换到什么?想象空间实在有限。不过,35岁的土木工程师大卫?菲利普斯的回答是:“125万英里航空里程。”这个数量足以让他从地球飞往月球5次之多。 听起来让人难以相信,但它却是真的,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疯狂的兑换 1999年5月初,已是两个孩子父亲的大卫?菲利普斯偶然间在一种速冻食品的外包装上看到了这个促销活动,活动规则如下:截至年末,每集齐10个“健康选择”条形码标签,就可以兑换500英里航空里程。 仔细阅读之后,菲利普斯还发现了一个可以获得双倍奖励的机会,即如果能够在5月31日之前兑换标签,每10个标签可以兑换1000英里航空里程。不知出于何种动机,康尼格拉(ConAgra)——健康选择公司旗下的包装食品巨头,会为那些尽早兑换标签的消费者奉上这样一份好礼。也许是为了激发一种及早兑换的兴奋感,或者是为了将年底的兑换高潮分散一部分到5月底。然而,不管公司的意图是什么,对菲利普斯来说,这种提前兑换双倍奖励的政策激发了他疯狂的购买行为。 起初,他只会买些肥皂、麦片之类的日常消费品,但不久以后,他发现了一个叫做“杂货经销店”的折扣连锁商店正在销售一种价格仅为25美分的健康选择牌布丁。每个布丁上都有一个条形码,都可以参加兑换。只要花费25美元购买100个布丁,就可以获得5000英里航空里程了。即便你不是一名精明的工程师,也不难发现这个绝妙的兑换比率。5万英里航空里程可以兑换一张国内机票,25万英里航空里程相当于一张国际机票,因此,菲利普斯只需花费625美元买下2500个布丁,就可以获得一张到任何其他国家的机票了;如果他只想到美国国内的某地,125美元就够了。 遇到这样的好事,即使你放下所有其他事情,把全部的时间都用来囤积布丁,甚至叫上你的岳母来帮忙撕标签,恐怕也是值得的。而菲利普斯确实这么做了,他和他的岳母拜访了加利福尼亚州戴维斯市和200英里开外的另外一个城市佛列斯诺之间所有的“杂货经销店”,清空了货架上所有的布丁,塞到货车里。那辆车足足装了12500个布丁,也就是125万英里航空里程。这项工作足足花费了他们3140美元,以及大约40~48个小时的劳动量。 结局有些出乎意料,市场/marketing/营销者显然低估了某些顾客对于这项活动的热情,也没有考虑到他们的产品被打折出售的情况。规则里没有谈到取消“杂货经销店”的布丁销售资格或是对赎回的标签数目设置一个上限之类的内容。然而,菲利普斯的行为虽然违背了健康选择公司原本的精神和意图,但他却是严格按照规则做事的。 菲利普斯的制胜绝招还不止如此。为了赶在5月31日之前撕下尽可能多的廉价布丁的标签,仅仅依靠家庭成员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更多帮手。于是,他求助于“救世军”(Salvation Army):他们只需将撕下的标签交给菲利普斯,就可以获得布丁。凭借这项慈善捐赠,菲利普斯获得了2325美元的税务减免。菲利普斯十分清楚游戏规则。他先计算了参加这次活动的成本和收益,随后,为了避免争论,他仔细地把所有收集到的标签复印了一遍,还将买布丁的过程录像(事实上,这些工作并没有白费,因为健康选择公司起初声称他们从未收到过他的标签)。尽管不是每个人都像菲利普斯一样聪明或者有条不紊,但本质上,每个人都跟菲利普斯有一些相同之处。只要给予足够的激励,就会颠覆规则原本的意图,去找寻有利于自己的漏洞。即便不是为了冷冰冰的利益,因为与游戏规则进行博弈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截止日期事与愿违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即便是规则里的一个微小变化也会为那些喜欢“与规则博弈”的人创造很好的获利机会,他们遵守规则,但他们的行为并不产生规则设计者原本希望的结果。事实上,这种博弈导致的结果往往与制定规则的初始意图相反。 当你设计了一个包含截止日期的业务流程时,要注意一个事实:截止日期会影响人们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和你最初设想的可能大相径庭。 美国税收制度就是一个经典例子。通常来讲,你应该延缓收入,加快扣除额,这样做可使你的税收负担延迟到下一年度。但累进税制(收入越高,税率越高)和时间规则(当年的收入当年缴税)的结合有时候会让人产生相反的行为动机。举个例子,若预期下一年将有较高收入,从而使你面临较高税率,那么,你可能更愿意将企业采购延期到下一年,并且给你的客户提供价格优惠,激励他们在当年付款。 这一切看起来没什么害处,但接下来考虑一个企业界面临的类似动机。假设你/management/管理着一些推销员,为使他们尽力卖出产品,提高销售量,你设计了一个非线性奖励制度:每季度销售产品金额越多的人,将获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