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在脑瘫患儿临床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试验组20例,给予核心力量训练进行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 结果 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核心力量训练能够提高脑瘫儿童的躯干及骨盘控制能力,提高粗大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及平衡协调的能力的发育,促进患儿康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脑瘫;核心力量训练;康复;粗大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4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30-0128-02   脑性瘫痪即脑瘫(CP)指的是从受孕到婴儿期脑发育阶段以非进行性脑损伤或发育缺陷引发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核心力量是神经支配下附着在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的核心力产生的力量[2]。对核心肌群和深层肌肉进行的力量训练称为核心力量训练,其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以提高运动成绩、预防运动损伤等,并逐渐在康复医学领域发挥作用。竞技体育运动都是力量通过四肢末端传递到外界物体,以往康复训练过多注重纠正肢体姿势异常而忽略核心肌群控制训练,主要原因是脑瘫患儿的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最直观并充分地表现在四肢。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的躯干和骨盆控制能力降低制约了运动和平衡协调能力,现在将这种训练方法引入脑瘫康复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我院40例脑瘫患儿,在康复治疗中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2月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诊断符合小儿脑瘫座谈会治疗的分型标准。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19.8±5.3)月,病变类型为徐动型、痉挛型、混合型,分别有5例、11例、4例;试验组20例,其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19.2±6.1)个月,病变类型为徐动型、痉挛型、混合型,分别有6例、12例、2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康复训练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神经发育疗法,主要是功能训练,有抬头、翻身、坐位平衡、四位爬行、站立和行走训练等。试验组采用核心力量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俯卧位下抬头抗阻训练和屈膝伸髋的臀大肌训练;仰卧位屈髋仰卧起坐的腹直肌训练和骨盆前后倾训练;诱导下腹内外斜肌训练;单桥双桥转换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尤为注意开链和闭链的转化,如诱导肌肉收缩时先实施开链运动,增加肌肉力量后在活动末端增加阻力来提高肌肉力量,最终转化为闭链训练。每组患儿动作按照(100~200)次/d强度循序渐进开展。两组患儿每周训练5 d,按照40 min/d训练3个月。   1.3 疗效评估   1988年发表的GMFM量表有88个评估项目[3],每项都采取4级评分法,包括5个功能区:卧位及翻身、坐位、爬与跪、站立位、行走及跑跳。评估结果包括原始分、百分比和总百分比。GMFM量表的5个功能区评估可以独自或者联合进行。GMFM-88评定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疗效[4]。指标评价:显效: 患儿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级,蹲站的认知时间提高至少1个月;有效:患儿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在原有基础上均有所提高,蹲站的认知时间需要2个月;无效:站立平衡和下肢肌力没有变化,蹲站认知能力没有建立。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给予3个月的训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GMF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评分比较(x±s,分)   注:*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t=1.523,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t=2.342,P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最早是在对核心稳定性的研究中提出核心力量这一概念的。国外的许多学者提出“核心稳定性”的概念:人们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控制躯干和骨盆的稳定来产生和传递力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