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城游旱龙申v报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1: 项目代码: 潮州市市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名称:民俗 保护单位:饶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主管部门:饶平县文化局 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印制 二0一五 年 三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及表格中“项目代码”按以下标准填写代码: 民间文学(Ⅰ),传统音乐(Ⅱ),传统舞蹈(Ⅲ),传统戏剧(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 (二)此申报书,市保护中心将发到各县区指定的邮箱中。表格各项栏目可根据内容自由扩展版面。 (三)凡在各项栏目中没有纳入的其它重要内容,可在“备注”一栏中说明。 (四)表格一律用电脑填写,准确无误,不得弄虚作假。凡填写内容不实、有虚假成分者,一经发现,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填表说明 (一)第一项“项目简介”栏目中,应包括项目的基本情况、地理位置、历史沿革、主要价值和影响(字数500—600字),做到文字简练,叙述清楚,准确无误。 (二)第二项“基本信息”的“保护单位”栏目中,应填写具体承担该项目保护与传承工作的保护单位。每个申报项目只能填写一个保护单位。 “法人”栏目中,应填写保护单位的法人代表。“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栏目中,须填写保护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传真、电子信箱。 (三)第四项“项目说明”的“基本内容”栏目中,包括:1、项目基本情况;2、具体表现形态。“传承谱系”栏目中,要填写项目清晰的传承脉络,“代表性传承人”栏目中,要填写经过市级专家委员会确定的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四)第六项“项目管理”的“已采取的保护措施”栏目中,应包括已经采取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各种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 (六)第六项“保护计划”的“保护内容”栏目中,保护计划应包括确认、建档、保存、保护、传承、传播、研究等内容。 一、项目简介 所城大城所城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游旱龙民俗活动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 据明代地方志《东里志》记载:洪武二十七年,置大城守御千户所。盖自元伐日本无功,南人被留于其地者,以数万计。自是习熟海道,寻寇海滨。自澄莱至广惠千余里。咸被其害。至是命安陆侯吴杰督率武职于沿海以总备,仍置寨建所,于是有东陇之水寨,柘林之东路,而大城所也因以建置焉。” 所与城相因而名,故称“大城所”,或“大城所城”,后者意谓大城所之城。所城距饶平县政府所在地黄冈镇15公里,它位于饶平县宣化都东部的东里半岛上,东里半岛分布有30多个自然村,大城所位于诸村的中心,北与福建省仅一线之隔,南端的柘林寨与南澳岛隔海相望。因可扼控闽地入粤的海上航路,又可防御倭寇海盗的侵扰;把守通往福建省30里山道,军事战略地位显要。因此,由都指挥同知花茂奏设,百户顾实创建。设正千户2员、副千户3员、百户10员,镇抚1员,旗军1225名。城内集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官军家眷、商贾和住民,他们带来了各自的信仰,建造了相应的祠庙,民俗丰富多彩,端午节“游旱龙”就是其中之一。 明代大城所东门外有港湾,每年农历端午节,先民选择在城内游旱龙。籍此祈盼军民平安,粮晌供俸正常,仕农工商百业俱兴。因而每年兴游旱龙,且愈来愈盛。由于明代城内驻军各派系和军官级别的关系,或许神庙占五行地理位置关系,游旱龙分有先后,其程序是:五月初一由城隍庙游独角(粉红色)龙舟;五月初二由元天上帝庙游(赤褐色)龙舟;五月初三由关圣帝庙游(青色)龙舟;五月初四由华光大帝庙游(紫色)龙舟;五月初五由天后宫游(红色)龙舟;五月初六由鹤松庵游(黄色)龙舟。 端午节所城游旱龙活动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仍然保持着古老形式,戏出扮装,锣鼓喧天。当日午时龙舟神游,游龙队伍自本庙始出,先响地炮,老者一人在前引路泼“红花水”,鸣锣十三声开道,鼓乐齐鸣、扮演戏出故事。本庙(社)少男扛彩旗,壮男手扛结彩龙舟,后生仔肩抬老爷(神像)、香几(香炉),老辈在龙舟后助阵,队伍浩浩荡荡,所到之处乡民燃放鞭炮,夹道喝彩!龙舟每到城门和衙门都要燃放地炮三响。五月初一、初四、初六纸糊龙舟游到西门外;五月初二纸糊龙舟游到北门外;五月初三纸糊龙舟游到南门外;龙舟出城门后,彩龙部件和绣球由孩子们撕抢到家中插吉祥。五月初五的龙舟与其他庙社的龙舟不同,各家各户等“龙”来了,在“司命公”(灶神)搢香,把当天祈拜的男女“福身”和“五土钱”、“脱难钱”、“家门钱“等钱纸一同放在龙舟上,由龙舟载往东门外烧掉。 大城所“游旱龙”民俗既为纪念屈原,又是潮州地区与众不同,形式独特的游龙舟习俗活动。游旱龙这一民俗活动,从旱龙的制作,技艺。工序到

文档评论(0)

yanxi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