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摭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摭谈 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 刘世平 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地位 从2003年高考开始考诗歌鉴赏以来,诗入题近100首,选材由前三年的唐诗拓展到宋词、元曲。以后将会加大对宋词、元曲的考察力度,甚至有的自主命题的省市还可能涉及宋及其他朝代的诗。考查内容由原来的寓意、诗眼、风格扩展到细节、情感、形象、语言特点、表达技巧等各个角度。从近年来高考考题分析,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考得最多,这是诗歌鉴赏考查重点所在,我们必须全面掌握。 二、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中的基本方法 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某种表现手法。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特点。诗歌表达技巧鉴赏方法: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xx特点,表现(或突出)了xx思想感情,起到了xx作用。 三、诗歌鉴赏中表达技巧的具体内容 一 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双关、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对比、衬托、用典、通感、互文、反复、比兴、叠字、委婉等。 1、比喻:即打比方,指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露似珍珠” “月似弓”很形象的描写出露珠的晶莹美丽和月光的皎洁,如弓一样妩媚,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写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多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攽《新晴》)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这些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 3、双关: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义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晴”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晴天,二是指情意绵绵。 4、设问:为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问一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5、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如:“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以杯无?”(白居易《问刘十几》)。“能饮以杯无?”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其中,加强语气,引起思考,以求共鸣。 6、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表达的事物。它并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轻波。”(骆宾王《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轻波。”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红掌”借代鹅,“白毛”“红掌”“绿水”三个色彩鲜艳的词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鹅白毛红掌,浮在轻水绿波上,构成一幅美丽的“白鹅嬉水图”。 7、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一、二句相对,三、四句相对,对仗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有音乐美。 8、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后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庐山瀑布飞流直下的宏伟气势。 9、对比: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进行相对比较。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10、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的修辞方式。如:“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张仲索《秋夜曲》)“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刻画出了女主人通宵达旦未眠,衬托出女主人的寂寞难耐,思念出征丈夫的思想感情。 11、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事、地、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语之含蓄与典雅者,即使称“用典”。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怀古》)诗中“东风”二字,乃引《三国志·吴志》之史实。 12、通感:又称移觉。就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象沟通起来的修辞方法,如:“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