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分子间作用力 2.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1)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2)有机化合物的熔点 (3)有机化合物的物理状态 (4)有机化合物的溶解度 (5)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密度 3.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常数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由于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均匀,在运动中产生了瞬时偶极,瞬时偶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色散力。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间,由于分子中电荷分布不均匀,在运动中产生了瞬时偶极,瞬时偶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色散力。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间。 诱导力:分子固有偶极与诱导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极性与非极性、极性与极性分子间。 取向力:分子固有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极性分子间。 对熔、沸点的影响:分子间氢键能使沸点升高,常使熔点升高; 对溶解度的影响:如果溶质和溶剂间形成氢键,溶解度大幅提高; 对化合物光谱的影响:氢键几乎能改变所有光谱中的谱峰位置; 对化学性质的影响:分子内氢键能改变多种化学性质。 例如: 正丁烷( -0.5?C ) 正戊烷( 36.1 ?C ) 正戊烷( 36.1 ?C ) 异戊烷( 27.9 ?C ) 新戊烷( 9.5 ?C) 氯乙烷(12.3 ?C) 正丁烷( -0.5 ?C ) 乙醇(78.4?C ) 二甲醚(-22?C ) 邻羟基苯甲酸(211.0?C ) 对羟基苯甲酸(275?C ) 1 分子间若通过氢键形成缔合体, 则沸点明显升高。 2 极性越强,沸点越高; 3 若分子极性相同,分子越大沸点越高; 4 若分子极性相同,分子量也相近,则分子间接触面积越大沸点越高; 5 能够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分子的沸点往往比相对应异构体的沸点低。 1 有机化合物的熔点低于离子型化合物; 2 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化合物熔点的影响: 氢 键 分子的极性 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及支链数 分子在晶格中的排列 1. 溶剂的分类 离子型化合物 ——形成水合离子 非离子化合物 ——相似相溶原理 ——其实质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取代 小 结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 * * (三) 物理性质 主讲教师:陈霞 分子间 作用力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受分子间作用力的影响 静电力 氢键 分子间力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诱导力:分子固有偶极与诱导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极性与非极性、极性与极性分子间。 取向力:分子固有偶极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于极性分子间。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影响因素:(1)分子的极化率或变形性; (2)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结 论:(1) 分子的极化率越大(同系列中分子量越大),色散力越大; (2) 分子间接触面积越大(同系列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数越少),色散力越大。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影响因素:(1)极性分子的极性(偶极矩); (2)极性或非极性分子的变形性; (3)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结 论:(1) 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强,诱导力越大; (2) 分子的极化率越大,诱导力越大; (3) 分子间接触面积越大,诱导力越大。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 影响因素:(1)极性分子的极性(偶极矩); (2)分子间的接触面积。 结 论:(1) 极性分子的极性越强,取向力越大; (2) 分子间接触面积越大,取向力越大。 色散力 取向力 诱导力 氢键的产生: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强、原子半径很小、负电荷比较集中的原子如F、O、N相连时,与这些原子的非共用电子对产生静电的吸引作用而形成氢键。 氢键的特点: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氢 键 X—H---Y 氢键的表示: 氢键对分子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起重要的作用. 沸点:在一定压力下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物沸点的影响 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物沸点的影响 有机化合物沸点变化规律 1 一般地,不同类型有机物沸点高低顺序为: 酰胺 羧酸(双分子缔合的二聚体)?硝基化合物 近分子量的醇 近分子量的醛酮?同碳数的酯 近分子量炔 同碳数烯 同碳数烷烃 2 相同类型有机物沸点高低规律: (1)同系物沸点随分子量增大而升高 (2)同碳异构体中: 直链 支链 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分子间作用力对有机物熔点的影响 熔点:常压下固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