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会一中
研究性学习论文
关于航空模型的研究的报告
学科专业:学
研究方向:中文摘要 I目 录 III
第1章 引 言 1
第2章 和方法
第3章 4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6
第5章 结 论 8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原创性声明
第1章 引 言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从民航到空军,飞机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的一部分。飞机作为一种快捷的交通工具,虽然其稳定性有待提高,但是其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而航模,作为不可载人的航空器,对于飞机的设计和研究是很有帮助的。于是,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航模,进而更好地了解飞机,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从中获得一些学习理工类知识的启发,为大学的工科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航空模型的研究,我们将通过研究无人航模,对其产生升力的原因进行探究,并进行飞机降落伞装置的设计。通过动手操作制作航空模型,扩展探究响应的减速伞装置。
第 2 章 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航空模型:每一种飞机的试制,都要经过模型试验阶段,取得必要的数据,才能获得成功。我们小组选择了制作F-22航模。
2.1.2降落伞装置:我们研究的降落伞装置主要组成部分有伞衣、引导伞、伞绳等。伞衣和引导伞用雨伞布代替,伞绳用钓鱼线制作。制作完成后我们会将其安装在一架上单翼飞机上。
2.2方法
2.2.1材料准备
2.2.1.1选材标准:(机身材料需硬度高,易加工和价格便宜。(粘合材料需粘性强,不腐蚀机身材料和不易被腐蚀等特点。(电子器材的总质量不能超过200g
2.2.1.2材料:KT板(主要成分为:聚苯乙烯),热熔胶,电机(KV1260),舵机(9g),电池(3S锂电池,2200mah),接收器,遥控器,电线。
2.2.2模型的制作
2.2.2.1图纸准备:利用三视图将其转换为平面组装图纸
2.2.2.2部件组装:在KT板上裁得所需要的部件后,由核心到部份,先对机身本体进行组装。在完成副翼的制作后,把两侧的机翼和机体组装在一起,然后再组装机头,接着安装涵道电机并进行一次机身平衡测试,再装上垂尾安装盖板,最后安装舵机排布电线进行设置
2.2.3降落伞装置的制作
2.2.3.1结构设计: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对部件结构进行计算设计
2.2.3.2 结构理论:利用倒扣的部件,当装置被打开时,上档板将引导伞顺势打开(过程如下图甲,乙,丙所示)
甲 乙
甲图中的红色挂钩起到固定引导伞的作用
乙图中的红色挂钩起到拉开引导伞的作用
当甲图中的绿色摇臂触动时,上挡板会做出相应的机械动作(过程如图甲中的蓝色箭头所示,结果如乙图中的上挡板所示)被撑开,上挡板与下挡板上的红色挂钩随即顺势把引导伞打开(如乙图中的蓝线所示)。因为风对引导伞的作用力随风速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引导伞会被风吹出,并牵拉出主降落伞。
2.2.3.3降落装置整体图设计:
第3章 结 果
3.1航模
3.1.1成品(图3.2.1-1)
(图3.2-1,F22航模)
3.1.2气流分布图
3.2降落伞装置
3.2.1装置设计图
曲面DCG为上挡板,平面EFG为下档板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升力
4.1.1飞机产生升力的原因:飞机飞行时机翼周围空气的流线分布是指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机翼上方的流线密,流速大,下方的流线疏,流速小。由伯努利方程 可知,机翼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机翼上的方向的升力。
4.1.2升力公式:。在—定马赫数下,举力系数CL随飞行器的攻角α而变化,当α不大时,CL随α的变化是线性的。4.2降落伞装置
4.2.1本身机构(在风中示意图如下图4.2.1-1所示)
图4.2.1-1
4.2.2增加后对机身的影响
4.2.2.1结构图的对比:
未加装置时机身结构(黑色部分) 加装置后机身结构(黑色部分)
4.2.2.2装置的影响:如果把装置水平翻转180°,那么它将是一个能产生升力的部件。即此时的部件增加到机身上,由于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弧度,可能会产生一个向下的力,进而影响飞机的爬升能力。因为产生升力和向下的力时,他们的大小关系接近(这里忽略重力),所以我们只需要测出这个部件在产生升力时的大小,将其与飞机产生的升力(与该装置的力等大反向)进行比较即可知道对飞机的影响有多大。
4.2.2.3升力的大小:由公式可知,此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