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学习常德盛同志心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学习常德盛同志心得体会 “把党的宗旨落实到为民造福的具体行动之中,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为民造福的过程之中,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蕴含在为民造福的成效之中”,这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江苏常熟蒋巷村党委书记常德盛,一个农村基层“村官”的追求和心愿。 常德盛同志44年如一日,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创造了蒋巷奇迹,把一个共产党人的人生答卷写在了蒋巷大地上。近日,掀起了向常德盛同志学习的热潮,正是让全国人民感受一个基层的村书记如何朝着自己的追求和心愿,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一、与时俱进,强村富民,把握发展方向。 昔日的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堵围墙茅草房,树皮草根拌青糠,村子穷到35岁以上仍讨不到老婆的超过一半。1966年,年仅22岁的常德盛面对全县最落后的穷村恶水,喊出了“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响亮宣言。1983年,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蒋巷开始了工业化征程。为拓展市场,常德盛昼夜兼程奔波大江南北。凭着一群“庄稼汉”的质朴和韧劲,“常盛”轻型建材很快成了用户青睐的名牌产品。接着,常德盛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产兴村的新思路,带领村民搞起了农村生态旅游,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人次。只有186户村民的蒋巷村,经济总量达12亿元,人均收入超过了2万元。 “一定要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常德盛做到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达到了自己的追求,实现了自我价值。 二、“十不”规矩,自强不息,培养崇高党性。 常德盛自担任村书记以来,就给自己规定了许多“不”,总结起来可谓“十不”规矩:不拿最高工资、不拿最高奖金、不住最好房子、不沾烟酒、不玩牌、不接受吃请馈赠、不搞终身制、不搞世袭制、不搞家族制、不看低人。这“十不”充分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常德盛事迹报告会上强调,常德盛同志的可贵之处在于“三个不变”:一是44年如一日,理想、信念始终不变;二是44年如一日,本色、情怀始终不变;三是44年如一日,精神、干劲始终不变。常德盛的理想、信念就是要使贫穷落后的蒋巷村富裕起来,让蒋巷人过上好日子。正是由于他坚持着这样的理想和信念,蒋巷村才能够不断前进、不断进步。常德盛是土生土长的创业者,他虽然是村书记,现在也成了企业家,但农民的本色、农村基层干部的本色没变,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所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老百姓。在他身上,有一种永不甘落后的精神,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清正廉洁,乐于奉献,体现德才兼备。 当下,很多“官”信奉的是“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然而常德盛却认为“铜钿是身外之物”,他信奉的是如何让蒋巷村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他让蒋巷村家家户户都住着两层的别墅,人均年收入突破两万元,村民享有充分的自由,如生活在桃花源中,可他却仍住在平房里。在常盛集团公司改制时,他把本来可以自己持有的数千万元股份全部留给了蒋巷全体村民。企业要出资100万元为他配一辆专车,他没有答应,仍然坚持搭车外出,并且还是与四五个同事挤在一起办公。他44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致富,追求共同致富,内心里把每一个蒋巷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与他们平等相处,共同艰苦创业。 “我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干部一味奉献没有回报是不现实的。但是,钻在钱眼里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和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党员干部的理解和支持,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都说社会主义好,都说共产党好。”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常德盛那种淡泊名利,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如是说,如是做,将一个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德、行诠释得淋漓尽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创造性的伟大事业,需要建设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像常德盛这样的带头人。乐居吴江的建设,幸福绸都的打造同样需要有着常德盛这样品行的带头人。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自己的追求和心愿,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我们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对群众满怀深情,与人民心心相连,要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扎根基层,辛勤耕耘,不图名利,不计得失,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我们要把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求真务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心系百姓,一心为民,脚踏实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我们要加强同领导干部、人民群众沟通交流,向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干事能力;向常德盛同志学习,我们要认真、不断、及时地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时刻把经验、教训作为自己的“导师”,避免以后的工作走弯路、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逐渐提高自

文档评论(0)

raojun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