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第一冲不太香,冲2-4遍时越来越香,冲8-10遍还有味道咽喉清爽而甘甜,生津止渴铁观音茶,属于乌龙茶类的一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茶独具有“观音韵”,清香雅致,“七泡余香溪月露,满心喜乐岭云涛”。
华安有机铁观音茶,隶属于广州仁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经营的名优产品,它是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被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识的铁观音茶,并于2009年8月通过ISO22000(HACCP)国际认证。华安有机铁观音茶的产业概况
华安县位于福建省漳州市的北端,全县辖六镇三乡和一个开发区,总人口16.1万人,耕地1.2万公顷,丘陵山地占95.5%,森林覆盖率达72%,大气达国家一级标准,水质达国家二级标准,1999年12月被批准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生产无公害优质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
华安有机铁观音茶种植环境
?? 几年来,华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确立了“以电兴工、兴茶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推进茶产业的发展,茶叶生产成为农业的一枝独秀。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既有“明前茶”,又有“冬片茶”,形成“清香型五季茶”特色。全县现有茶叶总面积达13.5万亩,在全省位居第四位,已成为国第二大铁观音茶生产基地,预计今年总产1.2万吨,在全省位居第五位,产值可达12亿元,在全省位居第二位。现有5700多家茶叶初制加工厂,50多家精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营销龙头企业20多家,茶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各地,转移劳动力4万多人,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4%,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主管道,初步构筑产业化格局。 华安有机铁观音茶的种植历史
据《华安县志》记载:“华安茶叶栽培历史悠久,据传唐朝开始,仙都、华丰已有产茶,县城华丰称为‘茶烘’;到19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制茶业达到鼎盛,华丰设有茶行;在清代,华丰及周边乡村种茶甚多,为茶叶转运的集散地”。相传珍山乡(今湖林)林启张承祖业大开茶园种植乌龙茶,至清乾隆18年(公元1753年),茶叶大获丰收,扩建茶厂,茶叶生产初具规模华丰、宜招(仙都)茶叶种植更为广泛。据记载,100多年前,仙都就有茶园2000亩以上。茶叶品种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培育,主要以当地茶种为主,同时也引进黄旦、本山、毛蟹、梅占和铁观音,所产茶叶品质优良。从唐末至今,华安已有1000多年的产茶历史,经历过辉煌和低谷,至民国时期大部分茶园都落寞荒芜。在华安县马坑乡和春村(海拔1050米)的三棵古老茶树,树龄有300多年,它们见证了华安历史上茶业发展的风风雨雨。
??
华安铁观音茶茶园
?
80年代,推行以采代剪的整形技术和低产茶园的“三改一补”技术,提高了茶叶单产和品质,得了福建省有关部门的好评,并在全县进行推广。1983年全县茶叶面积1.42万亩,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时主栽品种是梅占,其次是铁观音与黄旦。1988年茶叶产量大增,总产达到277吨。
1998年是华安茶叶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县委、县政府举办了首届茶王赛,当评出的华安仙都铁观音“茶王”以50克1.8万元的天价拍卖成交时,全县的茶农抑制不住种茶创业的热情,开垦荒山、拓展茶园。快速调整以铁观音为主栽品种的种植结构,加快低产劣质茶园改造步伐,推广大棚覆盖、矮化密植栽培新模式,采取茶树多次定修剪疏枝,节水灌溉和茶园水旱轮作技术,实现当年回收投资成本。
2003-2005年年,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茶叶生产和加工环节整治工作的有关措施,保护和推进茶产业的发展。
2006-2007年县委、县政府致力产业转型升级,专门成立茶叶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一系列支农惠农奖励措施,加快我县西部高车、高安、马坑三个乡镇茶产业发展。据统计,西部高车、高安、马坑三个乡镇现有茶叶面积1.5万亩,其中去冬至今新植茶叶5000多亩。我县还制定2008-2010年发展计划,计划到2010年全县茶叶面积达16万亩,实现人均1亩茶,产量达2万吨,产值达15亿元的总体发展目标。
华安有机铁观音茶的加工历史
1000多年前,华安县宋卿(今送坑)张睿轩于朝中侍俸茶道,张氏族谱中的《张睿轩制茶歌》:“茶宜子午山,赤土化石,阳风雾绕,二叶开蕊日中采,晒软阴回阳,竹撬轻觉手勤快,半炷香,停一炷,复三遍,梗红三分二叶红丝边,架上竹编凉,天变天,雨雾盖,不消水,火炉增温湿气排,炎夏青干洞中藏,初黄半炷香,顺走麻涩苦甘……”,记载华安悠久的制茶史。
??
华安铁观音茶茶厂
?
明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