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五四制.doc

初三语文《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五四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语文《唐雎不辱使命》知识精讲 人教实验版五四制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唐雎不辱使命》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战国策》 2. 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积累一些精美的斗争性语言。 3. 体会不同的语气词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把握故事情节,理解秦王、唐雎的形象。 2. 体会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凛然正气。 2. 多角度理解课文,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 体会故事对今天的启示。 3. 体会语言描写中表现的人物个性。 四. 知识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 (一)《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同33篇,记录了上自周贞定于十六年(前453年),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历史史实,主要记述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成熟。 (二)字词 雎(jū)???? 怫(fú)???? 跣(xiǎn)??? 抢(qiāng) 祲(jìn)??? 缟(gǎo)??? 傀(guī)???? 挠(náo) 加惠?(给予恩惠。) 怫然?(盛怒的样子。) 免冠徒跣?(摘了帽子,光着脚。冠,帽子。跣,赤脚。) 抢地?(撞地。抢,碰、撞。)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 色挠?(指变了脸色。挠,屈服。) 谢?(道歉。) 谕?(明白,懂得。) (三)理清故事的情节结构。 开端:秦王以易地为诱惑,遭拒绝,秦王不悦,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国。 发展:秦王责备安陵君,唐雎据理力争。 高潮:秦王威胁唐雎,唐雎奋起反击。 结局:秦王屈服,唐雎凭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取得了胜利。 (四)注意下面几个句子的语气,理解人物的性格。 1.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表现秦王盛气凌人,狡诈) 2.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秦王咄咄逼人) 3.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表现秦王无理责问) 4.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表现唐雎不卑不亢,据理力争) 5.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表现秦王骄横狂妄,不可一世) 6.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表现唐雎毫不示弱,据理反击) 7. 与臣而将四矣(表现唐雎的凛然正气,不畏强暴) 8. 徒以有先生矣。(表现秦王的恐惧,前倨后恭) (五)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排比;夫专诸刺王僚也……仓鹰击于殿上。 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六)结构内容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七)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八)通假字 1. 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2.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3. 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 词类活用 1. 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2. 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 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 1. 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雎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雎,唐雎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王狂妄无理的要求。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雎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然而,在生死存亡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