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编辑 彭治旗
浙江卷 《行走在消逝中》
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⑤不得抄袭。
点评: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是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涵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涵义。二者联系起来看,极富思辩性。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社会革新都会有一个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人类的进步。当然“消逝”有的是成长的需要,有的是历史的选择,有的是自然的更替,还有的是进步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惆怅、失落和遗憾,也会有欢呼、惊喜和赞美。
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可以联系的材料有改朝换代、观念更新、成长心语等等。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开放了考生思维既可以表现自己思维的缜密,也可以联系自己生活谈论感受,命题很好地综合了思维性、生活性等特点。
试题评析
今年浙江卷依然延续了前几年的话题作文形式,依然是给出几个提示性的材料进行自主写作,依然是包含了对考生心灵世界的追问及人文精神的思索,依然是行走在生活和文化的一个个交叉点上,在命题上较好地体现了延续性。在去年作文的思辨性的基础上,今年作文重在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还可对美好事物的消亡作出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是哀伤沉湎还是豁达向前,是消极怀旧还是积极向新。
审题时首先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理解“消逝”的内涵。“消逝”,是事物因发展到一定阶段或变化到一定程度而逐渐减少乃至没有,侧重过程逐渐减少。那所谓的“行走在消逝中”也就是人对周围“消逝中”的现象的观察及思考,既有对人生美好事物的追忆,又有对文化消逝、文明进步的探究;既有纵向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关系,又有横向的人生意义的多方面的考量与结合;既可以写得感性也可以作出知性和理性的思索。
今年的话题给了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即使是对没有很深社会经验的人来说,他一样可以回忆美好的过往,也可以写“消逝中”的进步与发展,体现辩证思维,同时也可写明你对人生中一些“消逝中”的现象的回味与思考。考生如果只罗列“消逝中”的现象,点明我(人类)一直行走在消逝中,不离题,但思考较浅显。如果考生能追索自己的人生体验,将快乐的逝去和思想的成熟、文化的变迁和人类的思考结合起来,在“消逝”中“重构”,那么文章就较为思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构思:
(1)从文化状态入手:“消逝中”本身是一种成长的经历,也是一种有些无奈的选择,而“行走”则是我们成长的脚步,并可以推及整个社会的进步。我们可从“流行文化盛行,经典文化渐渐消逝”为切入点展开:经典文化如果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消逝将会是一种极大的悲哀,我们应当多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多读些古诗文,读些大师之作,珍惜并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保留住即将消逝的精华。这将是我们个人修养的提升,也是社会文化品位的提升。
(2)让历史人物做主角:《行走在消逝中》这个题目具思辨性与文学气息,我们既可作个人情感之抒发,又不妨以充分的史实掌故为论点之阐明。重要的不是消逝之事本身,而是对消逝的看法。应以豁达之心对待已逝的美,而以积极之心在路途中找寻填补。
(3)写自己的成长得失:我们的成长,便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从小到大,停停走走,看过路边的风景,听过林间的鸟鸣,闻过野花的香气,这些都在时间的消逝中慢慢成为脑中抽象的概念,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
(4)写写身边的变化:污染、正义、动植物濒临灭绝……当然通篇不可过于消沉,毕竟“行走”二字淡化了“消逝”的低迷之感,因而还是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但是在具体的写作中,很多考生感到较难把握,很难切入。这是因为“行走”和“消逝”都不是实在的词,都是虚化和抽象的,确实难以把握和捉摸。今年浙江卷的作文在很大程度上是“杀贫济富”,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那些文化积累丰厚、阅读面广的考生会占得先机,相对地那些积累贫乏的就相形见绌了。
满分作文:
《感悟消逝》
“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
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规范与实践案例分析.docx VIP
- 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VIP
- BP85956D_CN_DS_Rev.0.91 规格书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规范化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常用北曲新谱_郑骞.doc VIP
- 1小纸条 高考成语三千 日积月累记练(测试版)001-025 (1).docx
- 《法理学》课件(第五章:法律关系).ppt VIP
- 2025年自习室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与自习室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docx
- 生物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4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