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下关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云南省下关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省下关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表头将自己的考场号、座位号等填写清楚。 2.所有试题都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2分) 一、(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jiè)纤(xiān)细 蓊蓊郁郁(wǒng)共(gōng)其乏困 B.剽(piāo)窃 跫(qióng)音 会稽(kuài jī) 时时而间(jiàn)进 C.踟蹰(chíchú) 静谧(mì) 义愤填膺(yīn) 涂有饿莩(piáo) D.青荇(xìng) 泥淖(nào) 国子监(jiān) 数(shù)罟不入洿池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与大学生的交流会上,李连杰并不 自己的不足。 ②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启示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 增添新的活力。 ③为了“拼选举”,陈水扁已疯狂到不顾台湾人民的前途和死活,准备 ,要从“渐进式台独”变为“跳跃式台独”了。 A.隐讳 机体 破釜沉舟 B.隐晦 肌体 孤注一掷 C.隐讳 肌体 孤注一掷 D.隐晦 机体 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后生天资聪颖,前途无量,教师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B.我们在学习中,只有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才能突破一道道难关, 到达胜利的彼岸。 C.这个人真不要脸,自己刚不挨批评了,就板起面孔来批评别人,真是五十步笑百步。 D.看到同僚们一个个青云直上,而自己却升迁无门,原地不动,他只好望洋兴叹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考结束了,刘俊估计自己的总分至少在580分以上。 B.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远离故乡的游子,心中都有一根情思牵挂着故土,年年月月,无时无刻都在思乡。 D.照片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5.把下面六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①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②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③却换来烦人的蝉 ④好象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⑤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⑥潜在树叶间一声声长鸣 A.①⑤②③⑥④ B.④⑤①②③⑥ C.④①⑤②③⑥ D.②③⑥④①⑤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名轲,著名思想家,后世称为“亚圣”,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B.序言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一般分为自序、他序,代替作者而写的序言叫“代序”。 C.演讲的语言要生动,要有明确的主题,要用情去感染人,所以演讲时不需节制自己的感情,应任感情的潮水恣意奔放。 D.鲁迅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收在《彷徨》中的《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 7.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 A. ①不辩牛马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失其所与,不知 B. ①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②将免者以告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 C. ①赵王之子孙侯者 ②鼓瑟希,铿尔 ③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D.①莫春者,春服既成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三年释其政 8.选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以其无礼于晋 D.国之孺子之游者 9.从词类活用的角度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