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惠来实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一学期第2次月考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1~必修3第3章,满分15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70分) (2分20=40分)。 2007年6月18日报道,引起无锡自来水污染的太湖蓝藻再次涌向自来水取水口。下列关于蓝藻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蓝藻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 B.蓝藻是好氧藻类,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只有基因突变引起蓝藻变异
A.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脂肪,呈红色。
B.苏丹Ⅲ染液可鉴定蛋白质,呈紫色。
C.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苏丹红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D.苏丹红为化学致癌因子,可抑制人体细胞内的任何化学反应,从而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
3. 人的皮肤表皮细胞每天都在脱落和再生,这种再生是依靠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无性生殖
4. 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右图所示的过程不能体现生物膜
A有信息传递功能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具有排泄功能 D.具有识别功能
5.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
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A 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相互分离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6. 下列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的共同表现的是
A.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B.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C遗传物质和细胞功能上发生改变 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7. 豌豆的圆滑种皮和黄色子叶对皱缩种皮和绿色子叶为显性.现将纯种圆滑种皮、黄色子叶的豌豆的花粉授在皱缩种皮、绿色子叶豌豆的雌蕊柱头上,进行杂交.将上述杂交种子播下,则所结果实其种皮的性状及比例和子叶的性状及比例分别为
A.全为皱缩种皮、全为黄色于叶
B.全为圆滑种皮、全为黄色子叶
C 全为圆滑种皮、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
D.圆滑种皮:皱缩种皮=3:1,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
8. 在下列细胞或生物体中,能独立进行“翻译”的是
A.SARS病毒 D,人体成熟红细胞 C艾滋病的病原体 D.蚕豆根尖生长点细胞
9.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 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 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 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l:2:3:4,则有关该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90个
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l00种
11. 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I代中
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 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
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 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
12. 如下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 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 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
C.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 D.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
13.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效果,将未感染
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别为①、②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②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足够抗H5N1型病毒的抗体
B.②组小鸡全部死亡是因为体内没有控制产生抗H5N1型病毒抗体基因
C.①组小鸡存活是H5N1型疫苗和有关基因作用的结果
D.①组小鸡存活最可能是体液免疫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东省济宁市三维斋2008届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初三化学.doc
- 山东省济宁市三维斋2008届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初三生物(济南版).doc
- 宿迁市2008届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doc
- 山东省沂南一中2007级高一地理第二次月考试题(2007.12.29)鲁教版必修1.doc
- 山东省济宁市三维斋2008届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初三数学.doc
- 山东省济宁市三维斋2008届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初三物理.doc
- 山东省济宁市三维斋2008届九年级第四次月考初三生物(苏教版).doc
- 山东省淄博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一生物12月检测考试试卷.doc
- 宿迁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高三英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苏北三市联考).doc
-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英语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