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扬州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选修)
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写在答题卡和答卷的密封线内,请将考试证号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使用机读卡的用 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非选择题一律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使用机读卡的学校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交监考人员。
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请将所有选择题答案填到指定位置中。) 1.下列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方法④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我国明代思想家朱熹说
A.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在同一瞬间,飞矢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下列四项中与此观点相一致的是
A.刻舟求剑 B.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4.“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人对事物的认识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C.意识是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5.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为此将实施O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从紧”,并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体现了
①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 ④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
6.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反映物质,但是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受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制约,物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对此分析体现了
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④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A.历史性 B.社会性 C.能动性 D.客观性
8.右边漫画《“等”》体现的哲理是 A.要树立远大目标
B.要主动积极地去寻找工作
C.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9.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就是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个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B.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D.办事情想问题抓主要矛盾10.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比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批判吸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
①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无论办什么事都要通盘考虑
③要时时注意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 ④关键的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12.中国主张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认为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社
A.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
B.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系、相互包含
D.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13.《中“头彩”》这幅漫画讽刺某些人
A.否认联系的普遍性B.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混淆了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区别D.否认联系的客观性14.有人说,“苹果不是水果,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
A.①② B.②④ C.⑨④ D.①③15.系统的基本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方向性 ③有序性 ④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⑤系统和要素同等重要
A.①②③ B.②⑧④ C.①④⑤ D.①③④16.“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A.矛盾双方互为前提而存在 B.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同一性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17.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潮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 粤教版必修五.doc
- 广东省潮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语文教学质量检测卷 粤沪版必修二.doc
- 广东省潮州市2008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doc
- 广东省潮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政治教学质量检测试题.doc
- 广东省燎原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数学期末测试题.doc
- 广东省翁源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一生物模块1第1、2章检测试题.doc
- 广东省茂名地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联考.doc
- 广东省澄海区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期末考试.doc
- 广东省珠海二中2008届高三数学期中试题.doc
- 广东省普宁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生物第三次阶段考试试题卷.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化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卷.doc
- 扬州市2007_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试题.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一地理 必修1.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人教版必修1.doc
- 必修二 人教新课标高中语文 孔雀东南飞_教学课件.ppt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英语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高三英语.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高三生物期末调研测试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学期高三地理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