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常州一中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第一阶段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分钟。 共分)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移植花木宜在春季,可主人却在冬季买了牡丹种在庭院里,导致其花期紊乱,不足一个月就死去了。 B.主人认为新牡丹株高蕾多,比原有的牡丹好;新牡丹死了,才知道还是原有的牡丹好,所以又把它移回了原处。 C.客人认为如果主人处理得当,旧牡丹虽被移出庭院,也可以不死,旧牡丹死了,主人不责怪自己反而怨旧牡丹,是错上加错。 D.作者以牡丹的遭遇喻指封建社会中人才的遭遇,委婉含蓄地批评了封建统治者仅凭自己的喜怒而对人才生杀予夺的社会现实。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3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亡何花开,薄如蝉翼,较前大不如。(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怒而移之山,再移之墙,立枯死。(3分)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喜而左之,怒而右之,主人之喜怒无常,花之性命尽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第二句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分) (2)“春江正渺茫”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3)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 ,语不惊人死不休。 (3)疏影横斜水清浅, 。 (4)九州生气恃风雷, 。我劝天公重抖擞,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22分) 精神的殿堂 冯骥才 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历史和自由。上边还有一句话:“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 这句话显示这座建筑的内涵。神圣又崇高,超过了巴黎任何建筑。 我要见的维克多·雨果就在这里,与另一位法国的文豪左拉同在一室。一左一右,分列两边。每人的雪白大理石的石棺上面,都放着一片很大的美丽的铜棕榈。我注意到,展示着他们生平的“说明牌”上,文不多,表述的内容却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