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词五首.ppt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第十五课古代诗词五首.ppt

  1. 1、本文档共1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五首 碣石 曹操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当时正处于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芳群雄,现在又打跨了乌恒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如果再以优势的兵力去消除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恒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了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以自己宏伟的抱负、扩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想一想: 1、全诗以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诗想象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王湾,在唐诗史里算不上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次北固山下》却使他留名青史,一诗成名。《次北固山下》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研习诗歌内容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 “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3、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来到,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给他传递家书。 名句赏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跟诗人的乡愁有关。海日生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 想一想: 1、诗的四联个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这样的联系? 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3、自主探究想象“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白居易为什么做《钱塘湖春行》? 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春天西湖赞美和热爱的感情。 研习诗歌内容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游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3、“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水面初平云脚低”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云脚低”指白云重叠,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4、“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燕子啄泥衔草、营建新巢,从中能见出什么? 说“几处”,可见不是“处处”;说“谁家”,可见不是“家家”。因为还是初春季节。这里的“早”和“新”在意义上互相生发,把莺和燕联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是“早莺”,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 5、第五、六句写了什么?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浅草有什么用意? 第五、六句写了花草。诗人在马上观花,时间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这样写,暗切题中“行”字。草初生,故“浅”,也是早生景象;“没蹄”,也是暗切“行”字。 6、最后两句是怎样结住全诗的?诗人最喜爱的是什么?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想一想: 1、诗的四联个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哪些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几处”为什么不诗“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的著名爱国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精神,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也有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作品品析 (1)从什么地方能看出词人这次夜行的路程长?这时是什么季节?“说丰年”的是谁?用自己的话叙述上片的内容。 天气有变化:开始有清风、明月,后来乌云四合,,下了几滴雨,又从词人找避雨地可以看出雨有下大的趋势。从蝉鸣可见,从“说丰年”可知,是丰收在望之时,即盛夏;又,雨是骤雨,也是盛夏时有的。词人和他的同伴,沿途可能还有三三两两出来纳凉的村民。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