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海底世界4教案 苏教版.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 海底世界4教案 苏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底世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 2.指导学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到过海边吗?你看见过大海吗?大海一望无际,大海波澜壮阔。这一切都令人感到神奇,感到壮观,你可曾想过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呢?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海底世界的奥秘吧! 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介绍自己了解的海底的一些知识。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海底世界的样子。 三、学生听读后简述海底世界的样子。 四、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画出文中生字,并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可让学生采用填表法按要求进行自学。 五、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提醒学生注意特殊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的发音。 3.提示学生注意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作巩固练习。 4. 指名分析字形结构。 六、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质疑。 1.比较近义词,理解词义。 奇异——特别,与“平常”不同,与“奇怪”意思相近。但“奇异”多用来形容景色,而“奇怪”可以形容人、事、景物,应用范围广。 蕴藏——与“储藏”的意思相近。用在潜藏而未显露或等待开发的地方。 普通——平常的、一般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窃窃私语——原指人们偷偷地小声说话。本课是把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比作人在“窃窃私语”,显得很生动。 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用“窃窃私语”造句。 物产丰富——物产:天然出产的和人工制造的物品。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种类多或数量大。即: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大。 七、再次让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每一节分别写了什么? 八、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深处是什么样儿的? 二、抓重点句,了解特点。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让学生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海底世界的特点? 3.指读有关句子: “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4.这句话着重介绍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点? (两方面特点: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 三、粗读课文,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并根据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指名回答,课堂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侧重讲海底世界景色奇异。4、5、6自然段侧重讲海底物产丰富。 3.引导学生回顾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1)思——问题。 (2)画——重点句。 (3)找——重点词语。 (4)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异。 (1)指读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点句。 “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 (3)课堂讨论:“依然”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将句中“依然”换成一个与它意思相近的词,使句子意思不变。 “依然”指依照原来的样子。经过讨论,句中“依然”一词,可换成与它相近的“仍然”,句义不变。用这样近义词替换的方式,让学生从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当海面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却同原来一样宁静。 (4)海底有光吗?回答这一问题时教师读有关句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重点词“却”,然后展开讨论:“却”在这句话中起什么作用? 经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却”在句中有转折连接的作用,说明黑中有亮。 课文介绍了海底的哪些声音,用横线画下来。 文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声音? 2.学习第3自然段 让学生运用学习一段话的方法,学习这一段。 (1)思。想一想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指读句子,并分别说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 让学生讨论:“是否”是什么意思?将“是否”换成另外一个词语,使句意不变。“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让学生采用换词语的方式理解句义。 3.学生自读3—5句。想想这几句话是围绕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讲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经过讨论,让学生弄明白这三句话是围绕着第2句“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这句话的意思讲的。 (1)指读重点句,理解词语。 (2)什么是“窃窃私语”?(“窃窃”形容声音细小。“窃窃私语”指背着人轻轻地交谈。本课是比喻海底动物发出轻微的声音。) (3)让学生用动作演示“窃窃私语”。 (4)作者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用这个词语赋予动物以人的行为,使他们更加可爱、动人。)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