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沉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鲁迅评传 根据自己对鲁迅的了解情况,为 鲁迅写一个评传。 要求:有简历、作品、成就和自己对 鲁迅的评价,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鲁迅《朝花夕拾》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坟》《热风》等 鲁迅光辉的一生,得到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崇高评价。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 《热风》。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范爱农》是鲁迅先生作于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于《朝花夕拾》。 在此文之前,鲁迅曾以“黄棘”的笔名于1912年8月21日在绍兴《民兴时报》上发表了《哀范君三章》的悼亡诗篇。? 范爱农(1883——1912),名肇基,字斯年,号爱农。浙江绍兴黄甫庄人。他诞生于一个破落的幕僚家庭,三岁丧父,五岁失母,与妹妹靠祖母抚养成人。范爱农在浙江绍兴府学堂求学期间,在徐锡麟的教诲下,思想进步,学习勤奋,成绩优良,是绍兴府学堂的高材生,也是徐副办的得意门生之一。? 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 故事梗概: 见面之际,产生误会; 随后,发生正面交锋; 不得继续留学而归国后,共事帮忙; …… 时间 事件 外貌 我对范的态度 清朝末期徐锡 麟被害后 画出我回忆的有关范爱农的事件,画出对范爱农的肖像描写,画出我对范爱农的态度 ;画出与写作的背景相关的内容。 革命前一年 革命后 1912年7月 互相不喜欢, 我觉得他可恶 高大身材,长 头发,眼球白 多黑少 是否打电报痛 斥政府 清朝末期徐锡 麟被害后 我对范的态度 外貌 事件 时间 疑心好友自 杀,作者内心 悲凉。 尸体“直立” 落水事件 1912年7月 称鲁迅为老 迅、视鲁迅为 知己。 鲁迅对他的寄 食、漂浮表示 同情和伤心。 戴着农夫常用 的毡帽,那笑 容是从来没见 过的。还是那 件布袍子。 又成了革命前 的爱农。 报馆事件 革命后 对在日本对爱 农的尊师、揖 让的误会觉得 惭愧。之后称 爱农,成为朋 友。 眼睛还那样, 头上有白发 了,布马褂, 寒素。 重逢,回忆同 乡会迎接范的 情景。 革命前一年 交往线索: 东京初识、争执 ——故乡重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