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医学与养生 浙江师范大学医院 中医科 黄航华 副主任医师 6 治疗学 传统医学认为,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引起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脏腑经络机能失常的结果。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除病邪,扶正固本,协调脏腑经络机能,从而纠正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6.1传统医学对药食性味及作用的认识 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由于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也称之为药物的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偏衰。清徐灵胎说:“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1) 四气 四气是对药物、食物性质的概括,即寒热温凉。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的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但实质上仍存在着偏温偏凉的不同,只是程度上相对较轻,故未超出四气范围。 (1)四气 所谓寒热温凉,是药食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的概括。服用后使人体出现体寒或解除热证的药食属于寒凉之品,而使人体出现体热或解除寒证的药食属温热之品。因此,又可以运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治疗与养生,故《本经》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1)四气 但要说明的是,药食的寒热之性只反映药食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基本倾向,并不说明药食的具体作用;它只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一个侧面,而非全部;同一物质,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改变它的性质。总之,我们只有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药食的性质和作用,才能用它来为我们的养生服务。 (2) 五味 五味的本意是指药食的真实滋味,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益、缓急止痛、 调和药食作用的效果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 苦:能泄、能燥,具有通泄、燥湿的作用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3)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反映药食在作用人体时有不同的趋向性,是说明药食作用性质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般地讲,凡具有升阳发表、驱散风邪、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食,其性质大多是升浮的;凡具有清热泻下、重镇安神、利尿渗湿、消食导滞、息风潜阳、止咳平喘及降逆收敛等作用的药食,其性质大多是沉降的。 (3)升降浮沉 升浮类药食,大多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多为气厚味薄之品,总的属性为阳,本类药食质地轻清空虚,其作用趋向特点多为向上、向外;沉降类药食,大多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多为气薄味厚之品,总的属性为阴。其质地多重浊坚实,趋向多为向下、向内。 (4) 归经 归经,是指药食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经作用较少甚或无作用。归经用以说明药效指向,药食的归经不同,调养、治疗作用及适用范围也就不同。 (5) 毒性 毒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来讲,毒性是指所有药食的偏性。古人常常把一切药物都叫做“毒药”。如《周礼》就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的说法,张介宾在《类经》里也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大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说明毒性就是指药物的偏性,这就是毒药的广义含义。 从狭义来看,毒性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我们现在讲的毒性主要是指药食的毒副作用,也就是毒性的狭义的概念。 6·2 治疗大法 针对存在的健康问题,使用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食物,利用它们的偏性,来调整人体阴阳偏颇,这在传统医学中叫作“治法”。 基本的治法包括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类,简称“治疗八法”。 (1) 汗法 汗法,也叫解表法,是运用解表发汗的药食,以开汇腠理,调和营卫,来逐邪外出,解除表证的一种治疗大法。可分为: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2)吐法 吐法,也叫催吐法、涌吐法,是利用药食涌吐的性能,引导病邪或有毒物质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疗方法,包括: 寒药吐法 温药吐法 峻药吐法 缓药吐法 (3)下法 下法,也叫泻下法,是运用具有泻下作用的药食通泻大便,攻逐体内实热积滞和积水,以解除体内实热蕴结的一种治疗大法,分为: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 去瘀 祛痰 驱虫 (4)和法 和法,也叫和解法,是用和解或疏泄的药食,来达到祛除病邪,调整机体,扶助正气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ppt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文言文翻译方法.ppt
- 英汉互译差异.ppt
- 实务课件.ppt
- 正反翻译法.ppt
- 湖南大学英语课本u1--u3ppt.ppt
- 腹部损伤yxq.ppt
- SP8X _51_M1_1.ppt
- 孔乙己2#.ppt
-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ppt4.ppt
- 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 .pdf
- 医院消防维保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宣传视频制作技术服务方案(技术方案).doc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八年级(上)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pdf
- 主体劳务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校外教育杯征文 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 .pdf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2a-2e 分层练习(含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Section B 3a-Self Check 分层练习(含答案).doc
-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a-2d练习(含答案).docx
- 市场营销学》试卷(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