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千年的历史名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尘封千年的历史名城   净州,一个曾经繁荣和辉煌了几百年的地方,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今天可见到的净州城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乌兰花镇西北25公里,故城东西南三面环山,锡拉木伦河上游的塔布河由南向北侧城而过。   遗址大致为正方形,其东、北两墙长800米,西墙900米,南墙曲折长度900米,墙残高约6米。城内有两处建筑遗址,南北长约各30米,东西宽各15米。遗址上散布有很多琉璃瓦和长条砖,出土的文物中,有带“净州”字样的石刻,有“南京皇甫”铸款的铜权,有“至元九年留守司发”铸款的小铜权等。出土的遗物大都是铜权、铜印、铜瓶、铜炉等。故城南北和东西大街,建筑台基有十余处。   金元时期的军事重镇   内蒙古包头和托克托县以东地区当年均属金朝领土,净州在此范畴,原为天山榷场,就是贸易市场。1178年(金大定十八年)在榷场的基础上设军额剌史,为丰州的支郡,辖境包括大青山北。   12世纪到13世纪初,中国北方兴起了强大的蒙古族。在铁木真(成吉思汗)通过武力征服统一东部蒙古后,1198年,成吉思汗在净州与金朝卫王允济谋面,允济庸俗懦弱令成吉思汗心存鄙视,后闻允济即帝,愤愤地说道:“我谓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为之耶,何以拜为!”从此蒙古与金朝的关系决裂。在净州故城的北面40公里处,有一条大体东西走向的绵延3000里的金代长城,一直由汪古部负责守卫。1211年成吉思汗率三路大军南下攻金,因守界壕的汪古部作内应,才顺利越过阴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等率军攻占净州、丰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东胜州(治所在今托克托县大皇城)、武州(今山西五寨)、朔州(今山西朔县)等地。至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大元,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大统一。   元朝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十路宣抚司,同时以都省官“某处省事”等衔,派到各地署事,行使中省权力。中书省和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在元成宗大德以前,净州升为路,设总管府,隶属中书省部。在净州城北15公里处,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罕乌拉敖包群,是内蒙古境内规模最大、年代较远的敖包建筑遗址,约在公元13世纪时建造。主敖包高6米,底径25米,分为底座、通道、包顶三层,全部用黑色石片、石块垒成。周围分布大小不等的敖包一百多个,大敖包四周堆积石头为台,台基又分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状,高约1米,形如烽火台,远望又如尘塔。敖包底部东北方有一开口巷道,宽70厘米,环绕敖包可观四面八方,数十里清晰可见。敖包周边至今有遗留的铁质箭头、甲片、瓷碗器等。如此形制巨大的敖包群世所罕见,它集祭祀与军事双重功能。忽必烈南下开始建立元朝时,曾在这里举行盛大的敖包祭祀仪式。   综上所述,净州故城从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设军额剌史,到洪武中期(大约1420年),至少已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期间,净州始终是金朝和元朝的行政中心,更是军事重镇,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的中心城市,它在当时的作用可想而知。   蒙元时的国家教育基地   元朝时期,蒙古贵族虽以征战骁勇著称,但统一中原后,为了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特别是元朝中期,对教育十分重视。   在净州路故城,发现一座文庙遗址并立有儒学石碑,碑高5尺,宽2.5尺,现存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碑文虽遭磨损,字迹不清,但观其仍可知一二。此碑为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立,元成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将祭祀的孔子庙统称为文庙,并号召辖民祭拜,学习儒学,倡导读书。   蒙古族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自己的文字,在忽必烈即位后,又创造了八思巴蒙古字,颁行天下,令教授学习。元仁宗时,各路府州县都设有学校,并以兴学好坏作为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一项主要内容。惠宗时在1361年,在各县设教谕,分蒙汉两种教学模式,在吸收汉族儒学教育的基础上,又体现蒙古“有庙就有学”的传统特点。   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还可从耶律楚材天山南北之行留下的诗中窥见。成吉思汗十年(1215年),耶律楚材被成吉思汗诏用,很受信任。他在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任事近30年,官至中书令,元朝立国制度和强化教育多由其奠定。耶律楚材曾几次到今乌兰察布境内,并咏诗11首,其中二首是赠周敬之的。周敬之为天山县太守,他重视教育,修建孔庙,被耶律楚材赞誉道:天皇有意用吾儒,四海钦风尽读书。可爱风流贤太守,天山创起仲尼居。   元朝时,今乌兰察布地区教育比较发达,特别是境内汪古部不仅兴办了各类学校,而且独具特色。其所属的净州、集宁诸路及云内、东胜成为元朝教育中心。因地理位置的特殊,在教学中使用蒙、汉、维吾尔、藏等多种语言,都有据可考。   金元时代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集散地   在辽、宋、西夏、金时期,各政权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是因各地经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