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典藏北京·把根留住
——北京历史文化风情图片展
前 言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余年的建都史,积淀了她深厚而又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北京就处在一个多民族交汇、混居和融合的人文地理环境中,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怀对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风情的京味特色。
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守护者,首都博物馆建馆31年来,始终以保护、传承、宏扬北京历史文化为己任,这个名为“典藏北京·把根留住——北京历史文化风情展”的推出,就是利用部分首都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文献照片资料,使大家在跨入“京门”之际,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亲情。因为,不论城市面貌发生何等变化,所流淌的文化血脉都是难以改变的,历史和现实之间,永远是一脉相承。
首都博物馆外景
首都博物馆大堂
首都博物馆夜景
第一单元 文物·文化·历史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北京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所藏文物藏品达20余万件,这些种类丰富的文物藏品,不仅见证了北京自古作为多民族融合地区发展的历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承和辉煌的艺术成就。
越窑青釉划花宴乐人物纹注壶、温碗及盏托一套
北宋(公元960-1127年)
注壶、温碗与盏托或盘盏是流行于五代、宋、辽、金时期的一套酒器,注壶放于温碗中用于温酒,盏托用于喝酒。
2.绿釉“杜家”款净水瓶
辽(公元907—1125年)
净瓶为佛教用器,僧侣游方时随身携带用以贮水或净手。此净水瓶的特别之处在于瓶体所刻“杜家”款。
3.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
元(公元1279-1368年)
扁壶以昂起的凤首为流,以卷起的凤尾为柄,凤身绘于壶体上部,双翅垂至两侧。表现出传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
4.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元(公元1279-1368年)
观音菩萨像呈观水中月姿势,故称“水月观音”。造型端庄、制作精美,反映出元代佛教在北京的流行。
5.洒蓝釉钵
明 宣德(公元1426—1435年)
洒蓝釉又称青金蓝釉,宣德时创烧。上釉方法是用竹管蘸蓝釉汁,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匀、深浅不同的斑片,片片留白,如雪花飞舞。
6.孔雀绿釉荷叶式洗
清 康熙(公元1662—1722年)
这件洗釉面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之色,称为孔雀绿釉。是一件十分精巧雅致的文具。
7.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
清 雍正(公元1723—1735年)
珐琅彩瓷是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于康熙末期创烧的,早期是用从法国进口彩料绘画,雍正六年清宫养心殿造办处珐琅作炼出了国产珐琅彩料,借鉴其他美术门类,将诗、书、画、印入瓷。
8.三羊铜罍
商早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此罍出土于北京地区刘家河商代墓葬,具有鲜明的商代中期风格,是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见证。
9.伯矩鬲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此鬲通体装饰着七个牛角飞扬的牛首兽面纹。盖内铭文“记载了贵族“伯矩”为纪念燕侯赏赐贝币而铸此鬲。
10.班簋
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期-前9世纪中期)
班簋是宋代就见于文献记载的青铜重器。器腹内底198字铭文记述了贵族“班”追随大贵族“毛公”东征的史实。
11.堇鼎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鼎为祭祀用器。腹内壁铸26字铭文论述了燕侯派菫前往宗周为太保奉献食物的事,进一步证实了北京琉璃河地区即当时古燕国的始封地。
12.克盉、克罍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中期-前10世纪中期)
盉与罍均为酒器。二者盖内铭文记载了周王派召公长子克到燕地就封的史实,燕地即今天的北京及周围地区。这两件铜器是记载北京早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13.青铜短剑一组:
绳纹镂空柄铜剑
羊首短剑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这组铜剑为北方民族自制的青铜短剑,剑体厚重、短小,铸工精巧,注重剑柄的装饰,纹饰写实,凸显了草原文化的特质。
14.金臂钏
商早期商早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臂钏即臂环。此臂钏用直径0.厘米的金条。是。
辽(公元907-1125年)
契丹贵族的葬具,意在保护死者的面容。面具有金银之分,以区分死者的身份、年龄和性别。
16.金丝冠(附凤鸟纹玉饰件)
金(公元1115-1234年)
金陵遗址九龙山主峰大宝顶前竖穴圹墓出土。顶部编海棠花饰,四周编成网络形,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展现出金代帝王风范和金质艺术品高超的制作技艺。
17.錾云凤纹金樽
明宣德九年(1434年)
云凤纹外底有“随驾银作局宣德玖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地理试卷(一)课件.pptx VIP
- 广州洪德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pdf
- 广州市人民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文本+图纸).pdf VIP
- 关于烹饪的策划书3.pptx
- WALL·E《机器人总动员(2008)》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pdf VIP
- LDT 99.13-2008 建设工程劳动定额市政工程-维修养护工程.docx
- 实验报告之spss频数分析.docx VIP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可打印).docx
- 2022年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整理版).doc
- 某小区高楼变频恒压供水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