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高中教材中有些概念从表面看差别很小,但含义却大不相同,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因为它们往往是试题中的“陷阱”。所以要在复习中注意相似概念的区分和比较,“只有这样,高考时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些名词的含义,进行比较,准确作答。”  原生质、原生质体、原生质层   原生质指的是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分化为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一个动物细胞即为一团原生质。   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工程中去掉细胞壁后剩余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实际上就是植物细胞的原生质。   原生质层:植物细胞中的特有名词,指的是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与外界溶液接触时,如果存在浓度差,细胞液就会和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    细胞液和细胞质   细胞液是植物细胞液泡中的液体,其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细胞渗透作用就是水分进出细胞液的过程。   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全部原生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   极体和极核   来源:“极体”在动物的卵巢中,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一个第一极体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共产生三个第二极体和一个卵细胞(其中一个极体的基因组成与卵细胞相同); “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的胚囊中,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大孢子,大孢子再经过三次有丝分裂产生八个核。其中包括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它们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 去向:动物产生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而植物胚珠中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精子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细胞。    囊胚和胚囊 存在:囊胚是动物胚胎发育的一个阶段,受精卵经卵裂形成的内部具有一个空腔的球状胚胎叫囊胚。 胚囊是植物胚珠的组成部分,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大孢子,经三次有丝分裂形成八个核的胚囊,近珠孔一端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助细胞,远珠孔端有三个反足细胞,胚囊中央有两个极核。 发育去向:囊胚进一步发育为动物的原肠胚。而胚囊完成双受精后,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分别发育为胚和胚乳。    生长激素和生长素 产生:生长激素是由动物的脑垂体前叶分泌的动物激素;生长素是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叶原基、嫩叶、发育中的种子)产生的植物激素。 成分:生长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作用:生长激素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对动物的生长和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产生影响;生长素主要作用于幼嫩的组织和器官,具有促进和抑制生长的双重作用。    适应性和应激性 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例如,虫媒花一般都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于风媒传粉。再例如,鹿、兔、羚羊等动物奔跑速度很快,豪猪、刺猬身上长满尖刺,黄鼬遇到敌害时能释放臭气,等等。 应激性是指一切生物对外界各种刺激(如光、温度、声音、食物、化学物质、机械运动、地心引力等)所发生的反应。应激性是一种动态反应,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激性的结果是使生物适应环境,可见它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fanshe)在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反射是实现机能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由相应的反射弧来完成,后者是前者的结构基础。后者的完整性(感受器、传入神经、相应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保证了反射的正常进行。反射弧中任何一部位被破坏,反射就不能实现。由于突触在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决定了反射弧上冲动的传导只能由感受器传向效应器。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高等动物和人的反射有两种:一种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因而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称非条件反射。它是由于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只通过大脑皮质下各中枢就能完成的反射。另一种是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逐渐通过学习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由信号刺激引起,在大脑皮质的参与下才能形成的。如一个没有吃过生杨桃的人,第一次吃杨桃,也没有告诉他这叫杨桃,吃到口中大量唾液分泌,是杨桃的酸味直接刺激味觉器官引起的非条件反射;再看到杨桃,不用吃他就会流出唾液,这是杨桃形象(信号)作用感觉器官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一信号系统,人和动物都具有);如果事先告诉他这个东西叫杨桃,以后他只要听到“杨桃”这个名词,或者看到“杨桃”两个字,也会流出唾液,这是语言和文字(杨桃形象和酸味信号的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具有的条件反射)。 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甲状腺素,又称四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