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青湖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必修二.docVIP

东海县青湖中学2007-2008学年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必修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县青湖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填入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 1.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史实,其中因果对应关系正确一组是(  ) A.刀耕火种→小农经济形成 B.铁犁牛耕→井田制形成 C.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形成 D.土地兼并→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2.《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了(  )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生产部门 3.“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 ‘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尽,五更又开晓市。”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 A.西汉长安 B.唐朝前期洛阳 C.北宋开封 D.南宋临安 4.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衰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政府职能的完善 5.右图为乾隆帝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有关清朝闭关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 B.目的在于维护国内的商品市场 C.对外商加以种种限制 D.阻碍了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6.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  ) A.印渡洋-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7.新航路的开辟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有(  ) ①商人们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 ③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 ④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⑤在殖民地掠夺了大量黄金、白银运回欧洲,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8.“三角贸易”的航程是(  ) A.非洲→亚洲→美洲→欧洲 B.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C.亚洲→美洲→非洲→欧洲 D.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的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 )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②④ 14.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这是由(  ) A.夏民善于经商而来 B.商民擅长经商而来 C.由商朝的国名而来 D.由商汤的国王名称而来 16.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 (  ) A.禁止走私贩运              B.抑商、禁海 C.重农抑商                D.保护森林、渔业资源 17.1912—1919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  ) A.重工业发展迅速                B.轻工业发展迅速 C.民族工业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D.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18.下列哪一生活现象不能反映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汇 (  ) A.中山装和旗袍出现 B.照相馆的出现   C.中西大菜 D.长拜作揖礼仪 19.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指的是 A.《洛神赋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女史箴图》 20.唐代诗人姚合诗曰:“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此诗反映的社会现象是A.社会动荡,田野荒芜 B.区域性商人集团形成 C.重商抑农政策的推行 D.商业的繁荣发展 这段文字反映的社会变化最早应该发生在 (  ) A.辛亥革命以后 B. 新文化运动以后 C.五四运动以后 D.国民大革命以后 24.唐初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以后的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B.调整生产关系C.变革生产方式D.调整上层建筑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