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行动智慧“一动分阴阳”.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家行动智慧“一动分阴阳”,及“阴阳”与“太极”是不是宇宙语言!/s/blog_4f7cd6a10100ggrv.html 一:道家基本概念“阴阳”和“太极”的含义 对于老子和道家的“一”,很多人无法理解,往往说“一”就是“道”,或者说:一就是“太初”“无极”,是“宇宙的起源”等等,其实都是想当然,没有什么道理。而且这些解释与实际生活毫不相关。老子没有兴趣创立西方式的“思辨哲学体系”,专门提一些无聊的概念出来让没事的人“玩哲学”。道家的概念虽然简洁,都是为了让人能够实际应用的。 实际上,“一”就是“太极”,就是阴阳和谐,共处及平衡统一的“理想状态”。北宋陈景元就说:“【经】曰‘道生一’,一者道之子,谓太极也。太极即混元,亦太和纯一之气也”。 下面这个太极图,就是“一”的象征(您在看的时候,不妨把它想象为旋转的,而且是个球体,才更符合原始的表达) 从图中可以看到:阴阳完全对等地相互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代表阳的白色阳鱼中,其眼睛是“阴”的黑色。黑色阴鱼中的眼睛又是“阳’的。这就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的象征。 整个太极图,你不能说它是“阴”的,虽然其中有阴。也不能说它是“阳”的,虽然其中有阳。所以太极本身,不是阴也不是阳。它是非阴非阳的“一”:也就是一个阴阳合一的完美组成。 “太极元气,含三为一”:这句话很多人也无法理解,其实就是太极图里面,含有三个很重要的因素:阴;阳;非阴非阳(也就是“一”),三者合为一体,就是太极。大多数人会忽略掉“非阴非阳”这个因素。 整体来看,太极是无阴无阳的统一体。分开来研究它的内部结构,里面又能够发现阴阳二气。所以三者统一在一起,就是“含三为一”的太极图。这就是道家人物做事所要追求的至高境界。 二:什么是“一动分阴阳”? 这就是说,道家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偏性,都不完美。但是这种“不完美”的单元,组合起来就有可能是“完美的”。比如中医就认为任何药物都有偏性(性质中和的东西就不是“药物”而是“食物”了);偏性越强的药物,越容易治病,但是毒性也是最强。因此,效果好的同时,也是最危险的。中医配药,就是通过“君臣佐使”,使得药物具有每种合适的“偏性”,调制人体之“偏性”,从而治愈疾病。 道家也同样认为,任何学说都有“偏性”,就是说任何行为和思想,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学说”,都是分了阴阳的,所以就有“美丑善恶”的判断和各种价值和行为模式。只有“无为”“无言”“无念”(这些都代表“太极混元”的表现),才是不分阴阳的。 既然分了阴阳,就有偏有弊,“好”与“不好”必然同时生成。世界就是阴阳对立的万物彼此相生相克,不断变化调整的世界,万物在阴阳对立中生存,发展,衰亡,阴阳冲突特别激烈的,生死衰亡也特别快速。“圣人”的做法,就是“阴阳采补”,就是学习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设法让阴阳平衡,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老子认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意思就是高明的管理者,随时注意把持阴阳的和谐平衡和统一,不轻易乱作为,只会在阴阳失衡的情况下做一些补偏救弊的事情,以恢复系统的平衡,避免阴阳的失衡。这样就可以轻易地管理好国家和人民。 世传本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太好理解。长期以来这句话都因此被误解,很多“专家”解释就是高明的人应该什么都不做,专门给别人做榜样。其实这样很可笑。“执一”是坚持阴阳的和谐统一为标准,是很积极灵活地应对和努力调适的态度。不是“什么都不做”,“抱着一”当标本的死人相。道家的“无为和无言”是指阴阳平衡的状态,是道家做事追求的目的。因此,当道家发现事物已经走偏了的时候,绝对不是抱着手“旁观”,自称这就是“无为而治”的。而是根据事物的偏弊,采用不同的方式“补偏救弊”,让事物恢复到“平衡”;一旦事物恢复平衡以后,就不再插手“人为”。也不居功,认为天道本来如此; 因此,标准的道家形象,就是“一手执药,一手执剑”,药用于治疗救人,剑用于除弊安良。因此道家的形象不是固定的,可能会千变万化。道家提出的“救世理论,也不可能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世界的不同状态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道家往往也是“杂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非恒道”的含义。 三:道家为什么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 真正懂得道家的人,会发现历史上对道家的解读是“出世”的完全就是个错误。这是历代统治者故意让道家“远离世俗世界”以免学习的人太多而导致聪明人太多的“不良后果”,但是,统治者也不愿意这门学问“绝后”,要治病的时候还要找道家的。因此真正的道家后学也往往只能选择“躲在深山”修道,因此给人造成了“道家出世”,“不管闲事”的印象。其实不是这样的,这个局面,是统治者愚民政治必然导致的结果,不是真正的道家本面面目。 道家不仅不是“出世”的,反而道家是非常“入世”的。道家非常喜欢介入“补偏救弊”的工作,恢复事情的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