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亢万虎.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相障碍的诊断 及其治疗进展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亢万虎 双相障碍概述 发病率和死亡率高1-2 诊断难1-2 治疗难1-2 -多种药物治疗是标准疗法3 双相障碍的流行病学 双相障碍I型: 患病率1.21-1.6%2 双相谱系障碍:患病率2.6-6.5%3 10个人中最初有7人被误诊4 30%首诊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可能为双相障碍5 双相障碍的临床诊断 双相障碍和其它精神障碍的重叠关系 双相障碍的类型 双相障碍的基本特征 慢性、终生疾患,具有如下临床特点: 起病形式多态性 临床表现多形性 病程发展多变性 伴随共病多重性 治疗方法多样性 治疗转归多向性 起病形式多态性 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 儿童青少年是首发BD的高峰 终生均有首发患者 老年期首次起病者不少见 急、慢性起病 急性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 青少年期潜隐起病,呈亚临床状态后急性恶化 多重原因 心因诱发性:首发多有诱因 内源性:反复发作后自发缓解较多 临床表现多形性 急性躁狂发作 急性抑郁发作 混合发作 轻躁狂发作 快速循环发作 精神病性发作 亚临床躁狂发作 亚临床抑郁发作 病程发展多变性 间歇发作 单一形式:反复躁狂发作、反复抑郁发作 交替形式:躁狂-抑郁-缓解 慢性迁延 持续抑郁发作:假单相性双相障碍 持续轻躁狂发作:情感旺盛气质 持续精神病样发作:偏执狂 交替发作:躁狂-抑郁-亚临床抑郁-亚临床躁狂 波动:临床发作-亚临床发作-临床发作 伴随共病多重性 儿童少年期 品行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 焦虑障碍:SAD、OCD、PD、GAD 青年期 焦虑障碍:SAD、OCD、PD、GAD、PTSD 冲动控制障碍:蓄意自伤行为、网络依赖 物质依赖和滥用: 成年期 焦虑障碍: SAD、OCD、PD、GAD、PTSD 经前期紧张症(PMS)或经前期烦躁性障碍(PMDD) 物质依赖或冲动控制障碍:尼古丁、酒精、大麻、可卡因、海洛因、软毒品、病理性赌博 治疗方法多样性 药物治疗 单一药物治疗 多种药物联合治疗 心理或行为治疗 认知治疗 家庭治疗 健康教育性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预后转归多向性 单次发作后痊愈 保持正常状态 反复多次临床发作 反复多次阈值下发作 单次发作后持续无缓解,伴随病情波动 反复多次发作转为慢性状态 反复多次发作后缓解 保持正常状态 反复多次阈值下发作 诊断问题(一) 抑郁发作是双相障碍临床相的主流 双相障碍首次发作多为抑郁发作 双相障碍的主要临床相为抑郁相 双相II型障碍的轻躁狂发作不引人注意 抑郁发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假单相型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首次发作 曾有轻躁狂发作的双相II型抑郁发作 情感旺盛型气质者的抑郁发作 识别抑郁发作中的双相障碍较困难 诊断问题(二) 识别双相抑郁 双相抑郁的特点 有精神病性症状者多 伴焦虑障碍者多 伴躯体症状者多 生物节律改变明显者多 伴多种终生共病者多 伴不典型表现者多 诊断问题(三) 操作性诊断标准 CCMD-3 DSM-IV 心境障碍问卷(MDQ)辅助 筛查既往轻躁狂发作 自传式病史(biographic history)辅助 筛查既往轻躁狂发作 筛查既往ADHD 、SAD、OCD等共病 筛查情感旺盛型气质 心境变化日记式图表(Mood Diary Chart) 治疗 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心境稳定剂) 治疗双相障碍的推荐方案(指南) 治疗所面临的挑战 躁狂与轻躁狂症状(急性期治疗与维持治疗) 双相抑郁症状(急性期治疗与维持治疗) 对锂盐治疗无反应的躁狂发作 精神病性症状的治疗 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治疗的依从性 治疗目的 建立和维持一种治疗联盟 监测、评估、治疗疾病状态 提供精神卫生教育 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预测和干预患者的应激 确定新一次发作的早期症状 尽量减少功能损害 比较公认的心境稳定剂: 碳酸锂、丙戊酸盐、卡马西平、(奥卡西平) 有大量的双盲对照研究证实碳酸锂、丙戊酸盐和卡马西平具有心境稳定剂的性质 美国FDA批准用于双相障碍的药物有: 碳酸锂、丙戊酸盐、利培酮、奥氮平、拉莫三嗪; 其他侯选心境稳定剂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候选的心境稳定剂 新型抗抽搐(抗癫痫)药物 代表药物:拉莫三嗪 加巴喷丁、托吡酯 非典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代表药物:利培酮(维思通)、奥氮平 奎硫平、齐拉西酮 阿立哌唑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安慰剂双盲研究(n=195)证实对双相抑郁的疗效可达51%,但对双相躁狂疗效欠佳 单一或与其他心境稳定剂合用可治疗双相快速循环发作 难治性抑郁的增效剂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