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欣赏》练习:第一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xVIP

2016秋语文粤教版选修《传记欣赏》练习:第一单元过关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每小题2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中国人赋予鱼丰富的寓意,比如“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    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2)被高宗看重的上官仪一路    ,位至宰相,被特许可以随意出入禁宫面圣,并专门掌管诰命,起草圣旨。?(3)实现梦想需要一以贯之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付出,那些急功近利、只付出片刻努力就妄图    的人,结果注定失败。?A.一步登天   飞黄腾达   青云直上B.青云直上一步登天飞黄腾达C.飞黄腾达青云直上一步登天D.一步登天青云直上飞黄腾达解析:“飞黄腾达”,官职、地位上升得很快。“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一步登天”比喻一下子达到最高的境界或程度,也形容地位一下子升得非常高。(1)句由“中举、升官”可知应用“飞黄腾达”;(2)句是说上官仪不断晋升,“位至宰相”,应用“青云直上”;(3)句由“急功近利、只付出片刻努力”可知应用“一步登天”。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某制药公司在上海、重庆、贵州等地分别设立了办事处,主要推销用于治疗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B.中国政府已与美国、意大利、印度、希腊等多个国家签署了防止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的双边协议,共同致力于促进文物返还的国际合作。C.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变所致。D.西安市卫生局出台的《医务人员十条禁令》,无疑给医生念了“紧箍咒”,约束了其在上班期间的行为,对避免医疗纠纷的减少有重要作用。解析:A项,语序不当,“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该公司生产的胶囊”应为“该公司生产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胶囊”;C项,句式杂糅,应删除“的原因”或“所致”;D项,“避免”与“减少”连用,不合逻辑。答案:B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山下荷塘旁的洼地里的蛙声就像一首首乐曲的旋律,远远近近飘忽而来。我甚至能清晰地听出某片最大的蛙声来自何处,     。     ,     。     ,     ,      。?①于是蛙声、蝉声,蝉声、蛙声,彼此交错,互相铺垫②还是融合在众多熟悉或陌生的生命里③它们能让你从心灵深处生出一份依恋、感激和渴望走近的冲动④蝉也像与蛙事先沟通了似的,嘹亮地唱起了欢歌⑤我不知自己是置身于大自然美妙的音乐中⑥某片最低沉的蛙声源于哪里A.⑥④①⑤②③   B.⑥⑤②③④①C.⑥④①③⑤②D.⑥⑤②④①③解析:第一空前讲“听出某片最大的蛙声……”,⑥讲“某片最低沉的蛙声……”,衔接紧密;④句承蛙声写蝉声,应紧接⑥;①中的“于是”,表示后一事物紧接前一事物,后一事物往往是由前一事物引起的,因此它应紧接在④之后;剩下的三句是写作者的体验的,因此应让主语是“我”的⑤连接于①后,②中的“还是”在这里表示选择,应紧接⑤后;③是总结性的句子,排在最后。答案:A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20分,每小题5分)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徐百柯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一日,日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