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独唱团》到「ONE一个」 家长式领导理论中的仁慈领导:指领导者对下属的领导行为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特点,与此对应的下属会对其产生感恩图报,感恩表现为:缅怀恩情、感念领导者;图报表现为:牺牲小我、表现敬业、符合期望、勤奋工作。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爱与归属感的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 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尊重的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逆境商:人处在逆境中的超高情商,当一个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或者敌人或在遇到强大刺耳力的时候,既“耳被虐后诺贝尔”,不是所有人听到质疑声都垂头丧气,熟识逆境商的人而是化势能为动能,主动让自己的心情愉悦。 一、相关理论基础: 二、案例说明与分析 2010年7月,几度延期出版的《独唱团》正式上市,虽遭哄抢,却差评不止 2010年底,韩寒宣布《独唱团》停刊 2008年韩寒与聚星天华的老板刘伟合作,准备创办一本文艺类杂志,为了帮助新晋作家正名,改变大众对新晋作家的看法,提高文字工作者的报酬 2009年初,韩寒以注册公司的形式成立工作室,团队中不少成员原来是在知名杂志社任专题主编一职。并对外宣布将要筹办《独唱团》,并宣布天价稿费,并不接收任何广告 2009年底,聚星天华被收购,韩寒团队筹备一年的将要出版的杂志《独唱团》因无出版商帮助出版,被迫延期上市 《独唱团》停刊期间,韩寒工作室的人依然留在工作室,没有选择离开,虽然他们看起来每天都在玩乐:组乐队、玩游戏、逗猫、养花,但其实都在想着要怎么帮助工作室走出困境,而韩寒对于大家的这种行为并没有觉得糟糕,反而觉得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自己喜欢的事,对于搞文艺是件幸事。在工作室成立之初他就说过:在工作室每个能一眼看见的地方都放一套睡衣、一双拖鞋吧~因为这样,大家就能在一个相对舒服放松的环境工作。在这段空档期,他的员工表面上是在玩乐,实际上却在为工作室的下一次崛起而努力,准备了不少自己写的将来可能用得上的文字,虽然谁也说不上什么时候能有这样的机会。 少女与狗远方 作品 所有你们不相信的事情我都要一一地去做一遍,亲自体验一下不可理喻的成功,或早已注定的失败。 from《坦白书》 2012年,“无所事事”的工作室得到了一个再次出发的机会,腾讯与韩寒合作,为韩寒在腾讯的二级频道设立了个韩寒个人频道,而韩寒本就不是个愿意用自己的名字来吸引他人关注的人,所以在工作室的推动下,韩寒与腾讯谈判,最终腾讯答应将原来的韩寒个人频道一分为二,一半作为韩寒工作室的自由发挥的文艺频道,借此平台,韩寒的工作室顺利将他们准备已久的「ONE一个」推到线上。 喜欢你的理由,因为是你,那就是你。除了这个还有别的理由吗?如果我能知道原因的话就好了,那就能找到不喜欢你的办法了。 from 《请回答1997》 奥菲莉亚枣 作品 在得到腾讯这样一个平台的宣传,工作室决定制作手机app 「ONE一个」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也不惜“牺牲”老板韩寒最为看重的“名字”效应,设计了与「ONE一个」 大小一样的应用软件图标「han」,并“要求”韩寒为app做开篇文字(暨韩寒的文章《碎片》),在app上线前两个小时,也打出了自己的软性广告“one is all 复杂世界里 一个就够了” 「ONE一个」在上线不到24小时,下载量就达到了中国区免费总榜的app榜首之位,这次韩寒与他的团队的产品「ONE一个」 得到了更多的是赞赏及对新晋作家的喜爱,而当初大众对新晋作家的许多误解早已烟消云散。 天空 狄青 作品 我们都是寂寞惯的人。From《十八春》 在韩寒决定创办《独唱团》的时候,他对杂志这个行业并不熟悉,其实是导致《独唱团》最终停刊,无法再坚持下去的直接原因,虽然外界对其争议声不断,但一个产品能否让企业经营下去,最主要的是其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的利润,据官方数据表明,单本《独唱团》售价为16元人民币,而其制作成本(含人工费)竟达到13元,也就是说这本书扣除制作成本,仅剩3元钱的利润,而《独唱团》的上市并没有做任何广告,大众对其认识度低,导致杂志出版后虽被疯抢,但其被接受度很低,再加上杂志不接任何广告,所以这本杂志想要继续办下去,几乎不可能。而《ONE·一个》的上线,在这些方面都有所改变,虽说韩寒及他的工作室的人员无一清楚电子产品应该如何运营,但他们前期与腾讯合作,让《ONE·一个》在腾讯提供的这个平台上与大家见面,既可以学习其运营模式又可以让《ONE·一个》与公众接触,测试公众对其的接受度及喜爱程度,为后期app的上线做了个很好的市场调查与宣传。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韩寒及其团队的抗逆境的能力,虽然工作室的所有成员一门心思想做好的“纯文学”不被外界接受,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做这件事,反而是因为《独唱团》的失败,让他们找到了自己所欠缺的东西,为《O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