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 10 章 气体和凝聚态 10.1 范德瓦耳斯方程 第 10 章 气体和凝聚态 10.2 气体内的输运过程 10.3 固体和液体的热性质 二氧化碳气体的等温线 临界等温线以上为气态 临界等温线以下分成三个区域。 一、实际气体等温线 48.1℃ 31.1℃ 13℃ 气 21℃ C 气液共存 气 液 10.1 范德瓦耳斯方程 临界等温线(红色线)上的拐点C称为临界点,对应的温度、压强和比容称为临界参量。 B A G D P(105Pa) V(m3/ kg) 2.17?10-3 73.9 45.6 0 二、范德瓦耳斯方程 1. 分子力、分子作用球 F r F r d R 实验得到两分子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如图: rd 斥力 rd 引力 可以简化为刚性球如图: 认为分子直径为 d 当r?R 忽略分子间引力, 分子将只与半径为 R 的球 面内其它分子发生作用。 以分子中心为球心,以半 径为R的球称为分子作用球。 现分子为刚性球,气体分子本身占有体积 , 气体可压缩体积应有修正。 一摩尔理想气体 理论上 b 约为分子本身体积的 4 倍 通常 b 可忽略,但压强增大,容积与 b 可比拟时, b 的修正就必须了。 实际 b 值要随压强变化而变化。 2. 分子斥力的修正 标准状态 Vm 容器容积,气体可压缩体积 考虑分子斥力的修正得到方程 改写为 P′表示只考虑分子斥力情况下气体对器壁产生的压强 下面再考虑引力的作用 3. 分子引力的修正 器壁附近分子则不同,它受一指向内的引力,降低气体对器壁的压力,称为内压强。 考虑气体内一分子 b,作 半径为 R 的分子作用球, f 由于球对称,其它分子对 b 的吸引作用相互抵消。 b Pi 与单位时间内碰到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成正比,与气体内部半球中的分子数成正比。 a为比例系数 ——真实气体的范德瓦耳斯方程 三、范德瓦耳斯等温线 48℃ 13℃ A B A’ B’ AA’过饱和气体(如云室) BB’过热液体(如气泡室) P V o 范德瓦耳斯等温线也有 一条临界等温线 临界温度以上与实际等 温线接近, 临界温度以下与实际等 温线存在差别。 实际等温线存在气液共 存的水平直线段 范德瓦耳斯等温线上 实验可以实现, A’B’实验不可以实现。 四、真实气体的内能 设气体体积膨胀 设 焦耳—汤姆孙绝热节流膨胀实验 多孔塞 对于理想气体 对于真实气体 若 则 焦耳—汤姆孙实验为实际气体分子间存在分子力提供了证明,且为获得低温提供了一个可靠又经济的方法。 高压钢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从阀口直接喷到布袋形成干冰 解: [例10-1] 求压强。 (1) 理想气体 (2) 范德瓦耳斯气体 (3) 范德瓦耳斯理论,只考虑斥力的修正 若 (1) (2) (3) [例10-2] 一摩尔温度为T 的范德瓦耳斯气体向真空作 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 变为 ,求气体的熵变。 解: END 10.2 气体内的输运过程 当气体处在流速、温度、密度不均匀的非平衡态时,由于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导致定向动量、热运动能量、质量在内部发生迁移,这些过程分别为粘滞、热传导、扩散过程,统称输运过程。 一、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碰撞频率 平均自由程 :气体分子在连续两次和其它分子发生碰撞之间所通过的自由路程的平均值。 碰撞频率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与其它分子发生碰撞的平均次数。 应用分子刚球模型:假定分子直径d 分子数密度n 如图假定其它分子不动,某分子以相对平均速度 运动 利用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定律可以证明: d d 二、热传导 ?S x 如果气体内各部分温度不同, 热量将从高温区传向低温区, 这种热量传递过程称为热传导。 如图设温度沿 x 轴变化,在 x 处有一垂直平面 。 实验表明单位时间内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通过这个 面积传递的热量与平面处的温度梯度成正比,与平面 面积成正比。 ——称为导热系数 下面推导导热系数与分子微观量的关系 单位时间通过 的分子数 单位时间通过 传递的热量。 ?S x 为简化计算只考虑距平面为 的分子 热传导系数: 从微观上看,物质内的传热过程是通过分子运动中的碰撞和混合,从而使热运动能量发生净迁移的过程。 三、粘性 ——牛顿粘滞定律 ? 称为粘滞系数 y x du/dy A F F 对于流动的气体,如果各气层的 流速不同,则在相邻的两层之间 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对阻碍两气层 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 叫内摩擦力,或粘力。 实验表明: 如图设气体沿 x 方向流动,沿 y 方向流速不等,沿流动 方向任取一平面 A ,则以A 为接触面的上下两气层间存 在一对与A 面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F 类似热传导系数的推导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