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湘
朱湘(1904~1933),现代诗人,字子沅,安徽太湖县人,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当时父亲在湖南沅陵做官。自幼天资聪颖,6岁开始读书,7岁学作文,11岁入小学,13岁就读于南京第四师范附属小学。1919年入南京工业学校预科学习一年,受《新青年》的影响,开始赞同新文化运动。1920年入清华大学,参加清华文学社活动。1922年开始在《小说月报》上发表新诗,并加入文学研究会。此后专心于诗歌创作和翻译。1927年9月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威斯康辛州劳伦斯大学、芝加哥大学、俄亥俄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等课程。那里的民族歧视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他幻想回国后开作者书店,使一班文人可以更丰富更快乐的创作。为家庭生活计,他学业未完,便于1929年8月回国,应聘到安庆安徽大学任英国文学系主任。1932年夏天去职,飘泊辗转于北平、上海、长沙等地,以写诗卖文为生。终因生活窘困,愤懑失望,于1933年12月5日晨在上海开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杀。 据目击者说,自杀前还朗诵过德国诗人海涅的诗。
朱湘死后被鲁迅称之为中国的济慈。罗念生说:英国的济慈是不死的,中国的济慈也是不死的。
朱湘是二十年代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之一,与饶孟侃(字子离)、孙大雨(字子潜)和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后来与其他三子成为了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在校期间,他的艺术天分已经崭露出来,当时就是清华校园的文学名人。
朱湘1921年在清华学习期间开始新诗创作。初期作品多收在诗集《夏天》(1925)中。作品《小河》等风格纤细清丽,技巧还较为幼稚。1925年以后,自觉追求新诗音韵格律的整饬,曾于1926年参与闻一多,徐志摩创办的《晨报副刊?诗镌》的工作,提倡格律诗的运动,并发表我的读诗会广告,努力实践诗歌音乐美的主张。他的第二部诗集《草莽集》(1927)形式工整,音调柔婉,风格清丽,《摇篮歌》、《采莲曲》节奏清缓、动听,他的著名长诗《王娇》,注意融汇中国古代词曲及民间鼓书弹词的长处。这个诗集标志他诗歌创作的日趋成熟。朱湘出国前后的创作较多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对西方多种诗体进行了尝试。在后期,他多用西洋的诗体和格律来倾吐人生的感叹,其中《石门集》(1934)所收的70馀首十四行体诗,被称为是他诗集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柳无忌《朱湘的十四行诗》)。其外在他其他作品中,还包含了有回环调,巴俚曲,商籁体,散文诗,诗剧等等,这些都是外来形式,和前期诗歌的格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朱湘的诗重格律形式,诗句精炼有力,庄肃严峻,富有人生哲学的观念,字少意远。
其中,他的代表作《有忆》 更是做到了闻一多所提出的三美主张--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朱湘还写过不少散文随笔、诗歌批评,翻译介绍了不少外国名诗。他曾用天用的笔名在1924年《文学周报》上开辟桌话栏,发表了关于《呐喊》、《红烛》等书评。他的著作还有:诗集《永言集》(1936),散文和评论《中书集》(1934)、《文学闲谈》(1934),书信《海外寄霓君》(1934)、《朱湘书信集》(1936),译作《路曼尼亚民歌一斑》(1924)、《英国近代小说集》(1929),《芭乐集》(1936)。
朱湘是一个性格独特、对艺术充满执着的诗人,他在清华六年学生生活并不顺利,曾因记满三次大过而受到勒令退学的处分,1926年复学后又读了一年才毕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朱湘的学习成绩不好,他中英文永远是超等上等,一切客观的道德藩篱如嫖赌烟酒向来没有犯越过,只因喜读文学书籍时常跷课以至只差半年即可游美的时候被学校开除掉了。他在给清华文学社的顾一樵的信中说,他离校的原因是向失望宣战。这种失望是多方面的,但他又对清华园无限留恋:清华又有许多令我不舍之处。这种两面为难的心情是最难堪的了。反不如清华一点令人留恋的地方也无倒好些。他之不满意清华在于:人生是奋斗的,而清华只有钻分数;人生是变换的,而清华只有单调;人生是热辣辣的,而清华只是隔靴搔痒。严格的校园生活,对一个浪漫主义的诗人来说,不免感到拘囿;但清华的自然人文环境,毕竟给过他薰染和陶冶,使他后来的创作道路走得更为扎实。
新文学自诞生至今以历七十馀年,而新诗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功绩尤不可没。而在新诗诞生初期数十位可圈可点的诗人当中,有四人是缺一不可的。他们是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和朱湘。就诗的风格而言,我曾比喻,郭沫若的诗如不羁的烈火(但郭诗精品极少,且大都限于早期作品),徐志摩的诗有若璀璨的宝石,朱湘好比无暇的美玉,闻一多则是澎湃的江河。以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三人的成就来说,世人就算不全了解,大都也有所耳闻。而知道朱湘的却是百无一人。这对这样一个将新诗从形式和内容与民族性、创造性完美结合的重要的诗人,对于这个对新诗发展做出了诸多创造性贡献的诗人来说,生未能逢其时,死又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学习建议.doc
- 拖拉机驾驶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第4单元+用数据说话——数据处理+4.2+加工数据+任务3+使用筛选++教案+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1)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docx
- 第4单元+用数据说话——数据处理+4.2+加工数据+任务2+使用排序++教案+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1)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docx
- 云管理系统CRM系统操作手册.doc VIP
- 悟空CRM管理系统操作手册.pdf VIP
- wbt-822a技术及使用说明书版.pdf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专题总复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含答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12J003-室外工程.pdf VIP
- 2024年土建质量员考试题库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