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滕薛争长PPT.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滕薛争长 中文09(1)班 陈佩 1.成语被成为“活化石”,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成语】滕薛争长   【注音】téng xuē zhēng zhǎng   【解释】滕侯与薛侯争夺席位。指争夺尊位或首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争斗 成语出处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成语故事   公元前712年,姬姓滕侯与任姓薛侯同去鲁国朝见周天子,两人都争着排在前头为长。薛侯认为他的祖先分封在前应排在前头,滕侯认为自己是皇族姓应排首位。鲁隐公派羽父去劝说薛侯,薛侯同意让滕侯居上。 我们从这个成语中可以看到,它反映了古代社会某段礼俗历史——周之宗盟,异姓为后 翻译: ?? 十一年春季,滕侯和薛侯前来朝见鲁君,两人争执行礼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腾侯说:“我是成周的卜正官,薛国是外姓,我不能落后于 他。”鲁隐公派羽父向薛侯商量说:“承君王和滕侯问候寡君,成周的俗话说: ‘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成 周的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承君王加惠于我,那就希望君王同意滕侯的请求。”薛侯同意,就让滕侯先行 朝礼。 鲁国的外交 鲁国春秋以来的外交主线还是与齐、晋、宋、卫等大国的关系上,然而,在对各国的态度方面,鲁国的态度似乎又不尽相同。鲁与晋、卫乃兄弟之国,与对待齐、宋相比,鲁人在与卫、晋的交往中态度要温和得多。小国交鲁,鲁国也往往亲近同姓。时人的宗法观念是:“凡今之人,莫若兄弟”,“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诸小国中,曹、滕与鲁同姓,邾、莒、薛、杞皆为异姓。故曹太子朝鲁,鲁以上卿相宾;滕、薛争长,鲁长滕侯。 我国学者的研究 《左传》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特点可概括为:   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   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 *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卜官之长】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请:开导】于薛侯曰:「君与 滕君辱【表敬副词】在【存问】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贶:赐予,加惠】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鲁国祭祀 礼乐之国 “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清人高士奇语)。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 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鲁国与周礼的这种密切关联,使得鲁国形成了谦逊礼让的淳朴民风,同时也使鲁国国势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礼的目的:是为了“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 维护王朝的统治 礼的功能:“经国家,定社稷,利后嗣”,因而他们认识到“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无礼必亡”, 。《礼记·礼运》说:“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 章太炎曰:“贾侍中以宗为尊。服子慎以宗盟为同宗之盟,……麟谓侍中是也。宗指朝宗,与盟二事。朝宗所以尊王,故训尊也。宗之异姓为后,即《觐礼》所云‘同姓西面北上,异姓东面北上’;盟之异姓为后,即践土所叙晋重、鲁申以下是也。此盟特因宗而及之耳。若专作盟解,则与朝之争长何涉而援之耶?”(台湾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章太炎全集》(二)《春秋左传读》第113页。) 杨伯峻曰 :“宗盟为并列结构。《周礼·大宗伯》:‘以宾礼亲邦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是宗亦会同之名。《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朝、宗亦以同义词并列为一词。则宗盟者,犹言会盟也。”(《春秋左传注》第72页。按杨说得之:会盟载书皆先同姓。 “同姓西面北上,异姓东面北上” ——尊卑观 一、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