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清明借话名人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梅兰芳的万花山  北京植物园西门的万花山上,是一代京戏大师梅兰芳的墓山。“梅兰芳之墓”五个字和两个数字——1894与1961,代表着一个盖世艺人的起点与终点。汉白玉墓碑上由许姬传手书的“梅兰芳之墓”。墓碑前的甬道上用碎石子铺成梅花状,周围有梅花形栏墙,上面用石刻的梅花做装饰,墓盖上刻几朵梅花。梅兰芳墓是万花山的起点,玉皇顶刘半农、刘天华的墓是万花山终点。梅兰芳大师名澜字畹华。他对万花山情有独钟,其墓地安于此就是自己选定的。原因有二: 一是梅兰芳对这里的美景非常满意,特别是“畹华”与“万花”谐音,其乃天意;二是这里和他青年时代亲手刻的大“梅”字遥遥相对,可以日夜相望。于是“就此吉壤,预起佳城,四周基址,树以短碣,刻缀玉轩字……”。梅的第一位夫人王明华病故后即安葬在此。梅先生生前对生死很达观,曾表示死后火葬。1961年8月8日,梅先生享年67岁,夫人福芝芳不愿将先生火葬,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齐燕铭经请示决定将梅先生归葬万花山上。梅家墓地精心设计,正中央用水泥浇铸成巨型梅花,花心处安葬着梅大师和两位夫人,墓后立2米多高白色大理石碑。梅兰芳爱香山,每次到香山下榻雨香馆。雨香馆建于清代,是静宜园28景之一。自梅先生葬在这里,中国戏曲界“死后去见梅畹老”蔚然成风,最早追随梅墓的是马连良。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回族,著名京剧艺术家。在梅夫人福芝芳关照下,1972年秋马先生骨灰安葬于万花山梅兰芳墓东面高岗。当时“文革”尚未结束,墓前一碑:“马温如先生之墓”。著名须生言少朋墓,京剧名净周和桐墓名丑朱斌仙墓也安在这里。这些戏曲名家墓葬排列阵容恰巧,生、旦、净、丑齐聚。 徐志摩想飞西山至顶 志摩一生都想飞。却终于想不到,他自已的遗身最后落于浙冮海宁西山之顶。去过掩埋志摩西山至顶的地方许多回了。每一回海宁西山全是寂寥无人的。幸好照相机可以自拍。不然连个拍影留念的影子全无。1931年11月19日凌晨,情绪无落的徐志摩登上飞机。志摩想飞之际,他心上真的还不知道此一时刻,风正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短暂的一生都处在喧嚣和紧张的奔波当中。他只活了三十五个年头,他短短的一生出过三次国,应当都是去欧美游学的。是的,志摩的出行,都跟当时文人的德行业务直接有关。就是志摩的最后一次行程,也是为了专门参加一次学术活动。而且这个活动,是在北京协和小礼堂参加林徽因专门为外国使节演讲的《中国建筑艺术》。林徽因的这个演讲,是此前徐志摩,沈从文,凌叔华到香山探望病中的林徽因时,相互彼此约定好的。志摩就是这样的有情人,答应了人家的事情必要落实的。在这个时候,志摩对徽因,瞒去了许多个人那些摇移不堪的家庭私事。其实他的心里不好过。徐志摩也为了心上的林徽因,为了这一个病中的林徽因,他想飞。他为了一个预约好的才子佳人的团圆。想飞志摩至死,或许都没有想到自已的天大不幸。他当然也是带着一个团圆的心情和美景而去赴死的。为了心爱,为了爱人。于是他真的就那么款款的起飞了。徐志摩的飞,应当是幸运的。徐志摩守全了自己心中的意愿。后来,林徽因把一块爆炸之后的飞机碎片残骸捡回,悬挂在自己家里卧室中央的墙壁上,以志哀思。真是一个有情的女人。专心致的情人们,因此一意,变得愈发得纯透美丽了。美丽是不死的。   王国维京西福田墓园 去过浙江海宁的王国维老宅以后,又想拜访一下王国维在北京西山角下的福田墓园立碑。王国维的福田墓场王国维,近代国学大师,字静安号观堂。国学大师王国维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曾经受聘为清华大学研究院教授。1927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开始葬于清华园东,196 田公墓。王国维主要著述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史》及《观堂集林》24卷等等。1927年6月2日(阴历端午前二日),有一长辫先生,在颐和园鱼藻轩,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枝,效屈子自沉,留下遗书一纸,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这就是学林共仰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王国维的福田公墓不是孑然独处,而是和其他普通人站一横排,向右看齐,旁边还有一个漂亮女孩作伴。还有一个让我想起他的地方是饭馆。如今的饭馆,几乎家家都有一道由玻璃水箱组成的短墙,里面是鱼鳖虾蟹,生猛水族。它们在晶莹闪亮的水箱中摇头摆尾,上下游动,让人分享其乐。等菜的时候,我老拿眼瞅它们,瞪着瞪着,就会想起一句话:“只欠一死”。有人恋旧回忆,1927年6月2日,有一长辫先生,在颐和园鱼藻轩,临流独立,尽纸烟一枝,效屈子自沉,留下遗书一纸,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学林共仰。王国维死时只有51岁,是可谓“五十之年,只欠一死”。 。王国维几乎成为了宋代以来殉节者的一个惯用语。   戴望舒万安一角 诗者从1905到1950的生命。很短也浓艳。戴望舒跟所有中国现当代早早故去的大名诗人一样,安安静静躺在偌大坟场角落。白色大理石的干净无声,愈发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