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历史岳麓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ppt

历史岳麓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四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考点31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始了局部抗战 一、九·一八事变 日本为摆脱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于1931年9月18日夜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炮轰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这就是“九·一八”事变。面对日本的侵略,当时的东北防军总司令张学良按蒋介石的旨意命令部队不予抵抗(这就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开卷归纳 九一八事变是日军对东北的蓄意侵略和肆意践踏行径,我们应该认识侵略战争的罪恶。 考点3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1、背景: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重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人领导,1935年,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他们高呼的口号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从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2、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3、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谈判。最后,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意义(作用):这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预示着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开卷归纳 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精神: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西安事变的现实意义: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或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用以解决台湾问题。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党派的利益。 考点33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些开始。 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它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准备抗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表明国共两党实现了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① 提出: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上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② 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③ 最后形成:1937年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七七事变后中国进行的抗战,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抗战,有什么不同? 开卷归纳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爱国将士的功绩和气概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考点34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残的侵略本质。 1、南京大屠杀:1937年底,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后,屠杀中国居民和土兵30多万人。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开卷归纳 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南京大屠杀行径的感想: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行径实质,使我们更加仇恨法西斯。现阶段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的历史,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抹杀侵略事实的行径,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另外战争还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地区冲突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考点35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才大战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1、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与日军在台儿庄(山东)展开激战,最后日军大败溃逃,这就是台儿庄战役,共消灭日军一万多人,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 2、百团大战:1938年底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大部分兵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企图一举消灭根据地。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史称“百团大战”,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敌人的据点。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八路军)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战略反攻: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的失败已成定局。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节节败退。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红军进攻东北的日军;中国抗日战争转入了大反攻。 开卷归纳 在战争中,中国军民表现出了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以民族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团结奋战精神;

文档评论(0)

book19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