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中毒防护知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气中毒与预防 一、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毒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我厂,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一氧化碳的产生和特性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0.96,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煤气中毒的机理 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属Ⅱ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控制标准为小于30mg/m3。一氧化碳被吸入后,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由于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的亲和力比氧气大200~ 300倍(240倍),故人体吸入CO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HbCO)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弱、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昏睡之中; 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五)、不同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有如下影响 CO在空气中的浓度 吸入时间和中毒症状 0.02% 200PPm 吸入2-3小时,轻微头痛 0.04% 400PPm 吸入1-2小时,开始前额痛 0.08% 800PPm 吸入45分钟,头晕恶心、痉挛; 吸入2小时,失去知觉 0.16% 1600PPm 吸入20分钟,头痛恶心、痉挛; 吸入2小时,死亡 0.64% 6400PPm 吸入1-2分钟,头痛、头晕 吸入10-15分钟,死亡 1.28% 12800PPm 吸入1-3分钟,死亡 (六)、煤气中毒程度分类 急性CO中毒:是指空气中CO浓度较高,人在较短时间内吸入了大量CO,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CO中毒:是指空气中CO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CO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疼、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二、煤气中毒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简单地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1.造成煤气中毒的客观因素 CO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 高炉、焦炉、转炉煤气比重分别为1.03、0.36、1.04,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雾及寒冷天气,CO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1.5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一氧化碳中的碳与人体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 2.造成煤气中毒主观因素 1)、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规作业,进入煤气地区作业不进行CO检测。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而不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3)、在煤气地区、设备附近乘凉、取暖、休息、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地区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5)、在煤气地区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防毒面具,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汽未及时断开,当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气管道,引起中毒。 7)、用水封煤气管道、设备时,由于水压低,煤气倒窜到水管中,引起中毒。 8)、煤气管网、V型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倒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作业人员对煤气性质及安全防护知识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差。 11)、煤气地区的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地区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12)、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暗井处私搭乱建房屋、办公室引起中毒。 (二)、如何防止发生煤气中毒 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操作规程和厂下发的各项规定。 2、从事煤气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煤气安全知识教育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工作。 3、在煤气设备上抽卡盲板、动火检修,必须经安监科同意审批后,煤气防

文档评论(0)

skewgu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