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司法领域中法律语言学的应用及对语言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摘要]语言学与法学的交互发展导致法律语言学在西方司法领域的民事和刑事案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包括商标侵权案件、产品责任案件、司法领域的身份识别等。这些应用为语言学研究与法学研究的交叉复合以及语言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课题。
[关键词]法律语言学 语言学研究与教学 司法领域的身份识别
很难想象生活中有哪个领域同语言学无关。提到语言学的应用,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通常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但是近几十年来,语言学家们已经把他们研究的应用领域扩展到了医学、传媒等领域,近几年语言学甚至也同法学产生了交互发展,语言学的应用也扩展到了法学领域。法学曾经备受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的关注,现在语言学家也开始从多个领域介入司法过程。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律语言学这个术语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法律语言学家建立了自己的组织:国际法律语言学(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Linguistics)会,并创办了期刊《法律语言学》(Forensic Linguistics)。
语言学家介入的司法领域主要有:语音识别、书面材料的撰写者辨别(authorship of written documents)、陪审团的模糊指令(unclear jury instruction)、法庭话语权力的不对称性(the asymmetry of power in courtroom exchanges)、律师与当事人的沟通崩溃(lawyer-client breakdown)、陪审团(prejury)的性质、法律文本的问题、诽谤、商标侵权、法庭口笔译的困难、警示标签的充分性、对话录音证据的性质。以下对司法领域中法律语言学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法律语言学对语言学研究与教学的启示。
一、法律语言学应用于商标侵权案件
商标名称越为类别化、描述化,就越难受到保护,难免被盗用,例如,Raisin Bran(葡萄干)或者Beer Nuts(啤酒坚果)。商标名称越为独特、新颖,就越容易得到保护,例如Kodak或Xerox。
介于描述化和新颖性之间的商标名称最易发生法律诉讼。法律上称此类商标为具有“任意性”或“暗示性”。任意性的商标名称缺乏新颖性和独特性,该名称用于商品或服务时即不会对商品或服务的成分、质量、特点进行描述也不存在暗示。例如:V-8(果汁)、象牙(肥皂)、皇室(烘焙粉)。暗示性的商标名称也不对产品的功能进行描述,但是却对商品的品质有暗示的效果。例如:骆驼(香烟)、壳牌(汽油)、胳膊和锤子(烘焙苏打)。
在商标侵权案件中,声称被侵权的一方要负责举证,以说明被告方的商标在视觉、听觉或意义义上与控方的商标名称相似。对于语言学家,“听觉”涉及语音学,“视觉”涉及笔迹学,“意义”意味着语义学。这就是商标侵权案件需要语言学家参与的原因。
二、法律语言学应用于产品责任案件
语言学家还会参与产品责任案件的审理。如果律有人宣称因产品包装上的指示或警告标识不充分而受到人身伤害。此时语言学家可以对警示标识的语言进行分析,判断该警示语是否符合有关法规部门的规定或者是否清晰、无歧义、能实现最优的效果。
例如,在美国,卫生棉条生产厂家在包装上标识出“关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的重要信息”是否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局的要求,要在包装上警告“卫生棉条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oxic Shock Syndrome)有关”?标明“关于…的重要信息”是否符合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督局应标明“与…有关”的要求?该警示语位于警示标签的中间是否就符合政府警示语必须“明晰”、“用语能为外行人理解”的规定?警示语平均每句19词,而使用指南平均每句9.4词,是否能说明撰写者确实知晓如何撰写更具可读性的语句却故意在警示部分不作为?
语言学家并不知道警示语撰写者的意图,也不知道该警示语阅读者如何对之解读。但是语言学家可以根据文本分析、语义学、语用学的知识确认该警示语在多大程度上明晰、无歧义,并指出该警示语可能传达出的信息。律师可据此决定是否邀请语言学家出具证据。
三、法律语言学应用于说话者身份识别
语音识别可以说是有语言学家参与的最早的诉讼案件。例如,假设有人在机器应答电话上留下了恐吓信息。受到恐吓的人把录音提交给律师或者执法机构。语言学家就可以通过比较该录音和疑犯的声音特征帮助识别。如果录音效果足够好,可进行声谱分析。如果录音质量不够好,语言学家可以依据其语音学技能进行对比。
此类分析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有些法庭并不允许进行声谱分析。即使允许,也要疑犯读出威胁者使用的原话为对比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