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山矽卡岩矿床试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床学 《铜绿山矽卡岩试研究报告》 021121 陈翔宇 20121000404 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 铜绿山矿床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冶市西南 3km 处,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部鄂东成矿区铜绿山矿田内。在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下扬子拗陷带鄂东断褶带内,北西侧以 NW 向襄樊-广济断裂与大别山造山带相邻,东南侧以 NEE 向阳新-常州断裂与扬子板块相隔,东以 NNE 向郯庐断裂为界,呈西宽东窄之楔状地质体(马光,2005;谢桂青等,2009)。 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地层 鄂东成矿区出露的地层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基本齐全。其中震旦系至中三叠统出露于下扬子台褶带和江南台隆的边缘;上三叠统至侏罗系分布于一些中生代盆地区;白垩系至新生界分布于江汉断坳及断陷盆地中(舒全安等,1992)。 构造 鄂东成矿区位于鄂东褶皱束内,该区地质构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发生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阶段,构造运动以多旋回升降运动为特点,形成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盖层沉积;中三叠世以来的碰撞造山和造山后板内变形阶段(翟裕生等,1992;舒全安等,1992)。印支运动不仅使古生代以来的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而且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燕山运动以来,该区发生强烈的断块和岩浆活动,形成一系列构造叠加在早期构造之上,他们彼此复合交织,构成了本区的构造面貌(图 2-1),现将该区的区域构造按时间分述如下。 印支期构造 该区印支期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复式褶皱和走向断裂,分布广泛。背斜核部为下古生界,向斜核部多为三叠系,具紧闭倒转特征。南部由古生界至中三叠统地层组成,北部多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地层组成。印支期形成的断裂多为走向断裂,多与褶皱构造相伴出现,分布于背斜轴部或翼部的岩相转变界面。这些断裂一部分为燕山期岩浆侵入提供了条件,如鄂城断裂、铁山断裂、金山店断裂等;一部分并为燕山期构造,如保安—陶港断裂(20)(舒全安等,1992)。 燕山期构造 燕山期鄂东成矿区受郯庐断裂和麻团断裂左行剪切作用的控制,形成了一些列的褶皱和断裂构造以及岩浆侵入构造。 1.褶皱 燕山期褶皱一般走向延长不超过 5km,宽度小于 1km,主要分布在岩体边部及姜桥—下陆断裂两侧,轴向呈北北东向或北东向。 北北东向褶皱主要分布于灵峰山—冯家山一带,如灵峰背斜、马叫一铜绿山背斜(18)、冯家山背斜,这些褶皱多横跨在印支期北向褶皱带上。 北东向褶皱主要分布于铁山岩体东、西两端外缘和殷祖与阳新岩体之间。铁山岩体东缘有磨石山背斜(13)等,西缘有雨花湖向斜等,这些褶皱对岩体边缘形态产状具有控制作用。殷祖与阳新岩体之间褶皱主要有双港口倒转向斜(22)等。 断裂 燕山期断裂主要有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北西西向 4 组。 北东向断裂一般长几百米到几公里,个别达几十公里,如灵乡断裂。北北东向断裂一般长几百米至几公里,个别可达几十公里,如姜桥—下陆断裂(19)。北西向断裂一般长几公里至十几公里,为右行剪切断裂。这组断裂中,以保安—陶港断裂带(20)规模最大。北西西向断裂一般长几公里到二十公里。其中一部 分是印支期的压性断裂经燕山期扭性兼张性改造作用而成,大部分为燕山期岩浆侵入创造了条件,如鄂城、铁山、金山店岩体;一部分是燕山期形成的张扭性断裂,发育在岩体接触带上(舒全安等,1992)。铜绿山矿田正处于保安一陶港断裂、姜桥一下陆断裂、灵乡断裂及铜绿山背斜及其轴部断裂的交汇处(马光,2005)。 岩浆岩概述 鄂东南地区也是包括长江中下游在内的中国东南部侵人-火山杂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发育大量的侵入岩和火山岩,面积可达 92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面积的 21 %。侵入岩包括六大岩体,由北向南依次为:鄂城、铁山、金山店、灵乡、殷祖、阳新,岩性以中性成分为主,酸性成分主要位于鄂城岩体。除此以外,区域发育若干个花岗闪长斑岩和花岗斑岩等小岩体,如铜山口、丰山洞、阮家湾等,西部金牛盆地发育马架山组、灵乡组和大寺组的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底部夹有粉砂岩和砂岩(谢桂青等,2008;余元昌等,1985)。 阳新岩体是鄂东南地区最大的岩体,属中深成相岩株。出露面积约 215 平方千米,受北西向断裂控制,总体成北西向。岩体主要岩性为石英闪长岩,接触带附近见有闪长岩分布,零星出露花岗闪长岩岩体斜切地层,自南东向北西在不同地段与志留系-下三叠统地层接触。岩体四周均向外陡倾,倾角 60°~80°(舒全安等,1992)。铜绿山岩体位于阳新岩体的西北端,在东缘与阳新岩体接触(余元昌等,1985)。 尽管对于铜绿山矿区侵入岩定名有一定分歧,但是基本可以断定本区内的花岗质侵入岩的母岩浆是

文档评论(0)

gangsh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