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
第13课 空城计 目 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三国演义》;理清故事情节;理解诸葛亮“三笑”的心理上内涵及施计成功的原因。
2、能力目标:学习本文对比、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手法和生动的细节描写;提高鉴赏文学名著的能力;激情投入,全力以赴,总结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激发对古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主人公遇事处乱不惊、随机应变睿智风范。 重 点 理解诸葛亮“三笑”的心理上内涵及施计成功的原因。 难 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诸葛亮形象特点。 【学习过程】
预习全文
走近《三国演义》和罗贯中
《三国演义》是一部 。它以 时代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故事。作者 ,号湖海散人, 著名小说家,是中国 的鼻祖。《三国演义》与____、____、____并称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二、了解背景
《空城计》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回。蜀将马谡痛失街亭,魏军在司马懿率领下长驱直入,诸葛亮被迫退军。魏军将至,诸葛亮身处空城,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设下空城计,终于使司马懿引兵而去。
三、文言文“五步法”学习
(一)读
1.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
司马懿( ) 鹤氅( ) 纶巾( ) 远遁( ) 隐匿( )
言讫( ) 无不骇然( ) 旌旗( )擅动( )笑容可掬( )
麈尾( ) 抚掌( ) 远遁( ) 言讫( )
2.默读、范读、齐读、单读、朗读等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课文。
3.挑战对手读课文。
(二)译
1.运用“释”、“留”、“替”、“补”、“移”、“删”等方法,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2.解释重点词语
蜂拥: 失色:
鹤氅: 莫非:
抚掌: 骇然:
走: 遁:
纶巾: 言讫:
止: 擅动:
妄行出入: 掬:
旁若无人: 盖:
3.翻译句子
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译文:
吾非行险,盖不得已而用之。
译文:
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译文:
(三)析
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
按故事情节划分段落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例如:
(1)精读第一段,画出关键语句。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望西城而来、孔明、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
(2)把语句组合后进行提炼压缩。
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 。
司马懿兵临西城——兵临西城
开端:(1)兵临西城
发展:
高潮:
结局:
2. 整体感知,分析课文。
情势危急:魏兵来速快、气势盛;双方力量极其悬殊;一班文官尽皆失色。侧面描写。——( )
藏旗隐兵,大开城门,兵扮百姓,洒扫街道。突显“空”,让司马起疑。诸葛亮处乱不惊,镇定自若,巧施妙计。——( )
司马懿深知诸葛亮不肯冒险,不从子午谷径取长安就是例证。他多疑狡诈,自恃老谋深算,他的刚愎自用又使得他听不进劝告,最终中计。明写司马实写诸葛,诸葛亮的更胜一筹,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懂变通。以强衬强。——( )
孔明利用司马懿的“知彼”,在打不过、守不住、跑不掉的危急形势下,急中生智设下空城计,出其不意吓退司马。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是一次智慧、才能、胆识的较量。——( )
诸葛亮的三笑:
一笑:
二笑:
三笑:
3.自学讨论,交流提升。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
(2)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答:
(3).文中哪位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请从文中勾画出有关此人的衣着、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
答:
(4)请用简要的语言谈谈初读这篇课文的感想。
(5)精读课文的第3、第4、第5、第6自然段。
①文中写了诸葛亮的三次笑,第一次是________的笑,第二次是________的笑,第三次是________的笑。
②第3段中的“如此”指代________________。
③第3段中司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小学体育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VIP
- (2025)冠脉介入培训试题答案.docx VIP
- 毛利人的传统文化.pptx VIP
- 新西兰毛利文化课件.pptx VIP
- 固体物理学 -课件(3.1.1)--第三单元课件.pdf VIP
- 小学三年级上册体育计划及教案(全册)(表格式107页).doc VIP
- Dell戴尔Dell 32 Plus 4K QD-OLED显示器 - S3225QC用户指南.pdf
-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教材解读.pdf VIP
- 遗失补办户口本授权委托书.doc VIP
- 2020年自考《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练习试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